[实用新型]一种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9696.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9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兵;杨伊浩;熊文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B28C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面 抹灰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壳体,能够对升降机构进行存放,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在抹灰施工过程中根据墙体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对材料进行实时搅拌,防止材料凝结,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和支撑块,能够对底板进行支撑,能够有效的使抹灰施工装置对材料进行实时搅拌,避免材料出现凝结的情况,且能够在抹灰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墙体的高度对抹灰施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墙面抹灰是指在墙面上抹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白灰砂浆面层工程,室内外墙面抹灰工作是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的一项工作,科学的抹灰工作可以起到防潮、防风化、隔热等功能,同时也可以避免建筑物墙体受到风、雨、雪等的侵蚀,因此在建筑施工后,都需要使用对墙面进行抹灰处理。
目前市场上的抹灰施工装置不便于根据墙体的高度进行高度的调节,且利用外设机械对材料进行搅拌后,把搅拌好的材料在放置在抹灰施工装置的材料箱内,在抹灰的过程中,材料是静置的,容易使材料出现凝结的情况,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具有能够有效的使抹灰施工装置对材料进行实时搅拌,避免材料出现凝结的情况,且能够在抹灰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墙体的高度对抹灰施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面薄抹灰施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底板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正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伸缩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与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的一侧延伸至固定块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螺杆、活动块和支撑板,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与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内部与第一电机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延伸至壳体的一侧;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杆、第一齿盘、第二齿盘、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转杆的一侧与第二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盘的内部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盘的底部与第一齿盘啮合,所述搅拌杆的表面与第二齿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一侧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与箱体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的一侧与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带动支撑板移动,能够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齿盘转动,第一齿盘带动第二齿盘转动,第二齿盘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能够对材料进行实时搅拌,使用者手持把手,打开电磁阀,材料通过伸缩管流入刮板,能够对墙体进行抹灰施工,启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带动支撑块移动,支撑块与地面接触时,能够对底板进行支撑,能够有效的使抹灰施工装置对材料进行实时搅拌,避免材料出现凝结的情况,且能够在抹灰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墙体的高度对抹灰施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9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料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微生物自然沉降法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