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8906.7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骆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台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5/12;B26D7/01;B26D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蔡浩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器件 加工 切断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弹性连接有切割模,切割模的中部开设有纵向贯通用于电子器件贯穿移动的贯通孔,上模座的下端通过刀座连接有用于对电子器件切断的切刀,所述切割模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切刀插入切割的切割槽,且切割槽与贯通孔连通。沿着贯通孔将电子器件穿过,起导向作用,防止电子器件位置跑偏,通过外部气缸驱动上模座下移,切刀随之下移,沿着切割槽进入切割摆放好的电子器件,当切刀抵在电子器件上时,切割模沿着支撑杆下移一段距离,起到弹性防护作用,防止刚性接触,造成损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在产品成型前要经过加工处理,包括焊接、酸洗、压膜、封装及最后的电镀测试等步骤,而其中又包含有切割工序,用于电子器件的分离或处理成特定的尺寸及形状。而现在大多数的电子器件切割工作都由人工操作,人工对电子器件进行加工,人工加工器件的产品不良率高,质量稳定性差,且加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包括下模座以及与下模座对应的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弹性连接有切割模,切割模的中部开设有纵向贯通用于电子器件贯穿移动的贯通孔,上模座的下端通过刀座连接有用于对电子器件切断的切刀,所述切割模的上端面开设有供切刀插入切割的切割槽,且切割槽与贯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模的下端开设有供支撑杆插入的凹槽,支撑杆位于凹槽内的一段环绕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杆的侧壁和凹槽的顶壁上。
进一步的,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关于切割模呈对称式结构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上端四周连接有呈矩阵分布的四个导向套,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连接有匹配插入导向套内起到精准导向的导向杆。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模位于贯通孔下端且与切割槽位于同一竖直面开设有防护槽,防护槽与贯通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电子器件加工的切断模具,沿着贯通孔将电子器件穿过,起导向作用,防止电子器件位置跑偏,通过外部气缸驱动上模座下移,切刀随之下移,沿着切割槽进入切割摆放好的电子器件,当切刀抵在电子器件上时,切割模沿着支撑杆下移一段距离,起到弹性防护作用,防止刚性接触,造成损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模座1、支撑杆2、切割模3、凹槽31、压缩弹簧32、贯通孔33、切割槽34、上模座4、刀座5、切刀6、导向杆7、导向套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台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台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8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打弯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