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8058.X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匠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68 | 代理人: | 王冰冰 |
| 地址: | 233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所述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个L型挂杆,两个所述L型挂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两侧;两个充电线,两个所述充电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充电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缠绕在所述L型挂杆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具有降温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内部设施的老化和损坏、降低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低给充电桩带来不良影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目前的充电桩大多都是通过简单的风扇来进行散热,它的散热效果并不是很好,在较为炎热的夏天,充电桩在连续对多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只是简单的通过风扇来进行降温,可能会对内部设施造成老化损坏,甚至导致火灾发生,给充电桩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降温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内部设施的老化和损坏、降低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低给充电桩带来不良影响的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上;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两个L型挂杆,两个所述L型挂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两侧;两个充电线,两个所述充电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充电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第一通孔缠绕在所述L型挂杆上;两个充电插头,两个所述充电插头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卡槽上,且两个所述充电插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限位杆、丝杆、第一锥形齿轮、双轴电机、转轴、第二锥形齿轮和滑块,两个所述固定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上,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丝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丝杆的一端,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上,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杆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水箱、两个通管、两个连接管、两个伸缩管、两个排风管、风机和通风管,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个所述通管均插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水箱上,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撑座之间,且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与两个所述通管相连通,两个所述伸缩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两个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两个所述排风管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通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上,且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上固定安装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鸿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8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汛沙袋封装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