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7855.6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7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弘;陈昊;刘铁龙;李太云;程后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0 | 分类号: | B07B1/20;B07B1/42;B07B1/46;B08B9/032;B09B3/00;B62B5/00;B60B33/00;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建筑 施工 垃圾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柱、水泵、蓄水箱、收集箱和集料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分离管、转动杆、螺旋叶片、进料口、第一出料口、滤网和第二出料口,能够对放入分离管内的垃圾进行搅拌,通过水泵、蓄水箱、进水口、输出管、喷头、输送管和连接管,能够对分离管内部进行冲洗,通过第二电机、第三转盘、第四转盘、轴杆、滚轮和传输带,能够将分离后的沙粒传送至收集箱内,该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垃圾上的粉尘和颗粒进行分离收集,且装置使用完后,能够方便对排放装置进行清洗,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排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工程垃圾,建筑垃圾中所含的物品一般为混凝土、钢筋、丝网和一些破碎工具等,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会不断产生,因此需要将垃圾运出并输送走,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以填埋为主。
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将垃圾集中放入收集装置中,无法对垃圾上的粉尘和颗粒进行分离收集,且装置使用完后清理不便,会导致残留的粉尘淤积在一起,随着长时间推移会对排放装置的内壁产生侵蚀,降低了排放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后期的使用,不利于人们的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具有垃圾便于分离,分离管便于清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建筑施工用的垃圾排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柱、水泵、蓄水箱、收集箱和集料箱,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分离管,所述分离管内壁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分离管的外部与第二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分离管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管的顶部连通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顶部连通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延伸至分离管的内部,所述进水口的顶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通过法兰与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一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与蓄水箱的一侧连通,所述分离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分离管底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的底部与集料箱的顶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背面的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转盘,所述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杆,两个所述轴杆的前端均延伸至横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套设有传输带。
将排放装置移动至工作位置,然后将操作台上的建筑施工垃圾通过进料口倒入分离管内,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能够使建筑施工垃圾在分离管内进行移动,接着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将分离后的垃圾颗粒和垃圾分别排出分离管,分离后的垃圾颗粒落在传输带上,然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盘转动,第三转盘带动第四转盘转动,第三转盘和第四转盘均带动轴杆转动,轴杆带动滚轮转动,滚轮带动传输带转动,能够将传输带上的垃圾颗粒传送至收集箱内,接着启动水泵,通过连接管将蓄水箱内的水吸出,水经过水泵、输送管、进水口、输出管和喷头,将水喷洒在分离管内,从而对分离管进行冲洗,清洗后的废水经过第一出料口流入蓄水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7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爬焊机的下机架及其爬焊机
- 下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