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7028.7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陆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B60C9/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热 冲击 填充 型型胶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包括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内衬层、胎体层和胎冠;胎体层和胎冠之间垫胶层,垫胶层和胎冠之间设置带束层,带束层包括从内向外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之间设置型胶件。本实用新型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生热端点的隔离使生热更低,预防轮胎出现带束层脱空、肩空现象的发生;型胶的保护使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更结实,抗冲击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式车辆,由于国内外的路况越来越好,因此车辆的整体行驶速度越来越高,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带束层生热非常大,而生热大之后碰到外物冲击的话容易引起带束层分层或脱空现象,造成轮胎的损坏,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高速行驶的轮胎对于带束层的抗冲击性及生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高速行驶的轮胎使用较多的结构是四层带束层结构,优点是它相比传统的零度带束层轮胎生热会稍低一点,缺点是抗冲击性较零度带束层轮胎稍弱,因此如何设计一款抗冲击性好、生热低的轮胎是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该结构是在轮胎冠部的带束层端点部位增加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采用该结构后,能很好的保护带束层端点,抑制大生热的产生,可有效的保证轮胎高速行驶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其中,所述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包括从内侧向外侧依次设置的内衬层、胎体层和胎冠;所述胎体层和胎冠之间设置垫胶层,所述垫胶层和胎冠之间设置带束层,所述带束层包括从内向外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第三带束层和第四带束层,所述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之间设置型胶。
优选的是,所述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其中,所述型胶包括第一型胶和第二型胶,所述第一型胶件与第一带束层不交接,所述第一型胶件与第二带束层交接,所述第二型胶与胎冠、垫胶交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带束层端部向胎冠外侧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型胶的形状为不规则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生热端点的隔离使生热更低,预防轮胎出现带束层脱空、肩空现象的发生;型胶的保护使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端部更结实,抗冲击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的低生热抗冲击填充型型胶的轮胎,胶料平滑过渡,胎冠材料分布更好,强度更高、生热更低,易于实现,在不改变现有工装下,可以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轮胎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型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带束层贴合型胶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现有正常轮胎断面示意图,由内到外包括内衬层1、胎体2、垫胶3、1#带束层4、2#带束层5、3#带束层6、4#带束层7、胎面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7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挤压低生热防护层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