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6859.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张国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4 | 分类号: | B24C3/04;B24C5/00;B24C9/00;B08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刘盼盼 |
地址: | 225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表面 抛丸 处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仓,所述底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转动柱,所述左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仓,所述内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右转动柱,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可以对丸料金限位,防止丸料从出料孔出来时四处洒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水管对水仓的内部进行加水,通过设置的水仓内部的水泵可以将水仓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喷洒到不锈钢棒的表面,从而对不锈钢棒进行降温,防止不锈钢棒和丸料相互摩擦产生高温对不锈钢棒造成磨损,同时也可以将不锈钢棒表面的杂质进行清除,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
背景技术
不锈钢棒应用前景广阔,被广泛用于五金厨具、造船、石化、机械、医药、食品、电力、能源、建筑装潢、核电、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海水里用设备、化学、染料、造纸、草酸、肥料等生产设备,食品工业、沿海地区设施、绳索、CD杆、螺栓、螺母。
现有的不锈钢棒在进行表面抛丸处理时,由于丸料只能对不锈钢棒的一面进行处理,导致工作人员需要来回翻动不锈钢棒才能让不锈钢棒完成完整的表面处理,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且在不锈钢棒处理时,由于丸料和不锈钢棒相互摩擦会让不锈钢棒产生高温,导致不锈钢棒经常会出现损耗,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不锈钢棒表面抛丸处理机构,包括底仓,所述底仓为中空矩形结构,底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第一电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为圆柱形结构,固定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转动柱,左转动柱为圆柱形结构,左转动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仓,内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并且一端为敞口,内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右转动柱,右转动柱为圆柱形结构,内仓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出料孔为矩形通孔,内仓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转动板,转动板为矩形结构,右转动柱的一侧开设有侧孔,侧孔为圆形通孔,侧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轴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进料管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底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形通孔,底仓的内部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为圆形槽,卡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底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为已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第二电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块,卡块为圆柱形结构并且一端为敞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外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孔让不锈钢棒挤压弹簧放入到卡槽的内部,此时不锈钢棒的另一端则会进入到卡块的内部,通过启动设置的第一电机带动固定柱和左转动柱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固定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孔向内仓的内部提添加丸料,由于内仓的高速旋转,丸料则会通过出料孔进入到转动板的顶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丸料则会抛出,打在不锈钢棒的表面,从而达到对不锈钢棒表面的处理,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带动卡块和不锈钢棒进行高度转动,从而让丸料能和不锈钢棒的表面进行完成处理,不用工作人员再来回翻动不锈钢棒,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内仓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块,限位块为T型块,进料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孔固定安装在一起并延伸至固定孔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可以对丸料限位,防止丸料从出料孔出来时四处洒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较佳的,所述底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仓,水仓为中空矩形结构,水仓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仓的顶面开设有大边孔,大边孔为圆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水仓内部的水泵可以水仓内部的水输送到其他地方,让装置的灵活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6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