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充电线松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6857.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方方;余美涛;吴光贤;孙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8;B60L5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充电 松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充电线松动装置,可有效解决插头松动导致接触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壳体,左壳体右侧有一个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有间隔,每个壳体内均固定有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横杆,每个横杆上均装有一个可在横杆上滑动的滑块,滑块上铰接有一个连杆,连杆的另一端置于左壳体或右壳体间隔侧的外部,且置于外部的连杆上固定有一个V形板,两个V形板的开口相对,每个形板的两个侧板上均开有多个通槽,当两个V形板置于间隔上端时,两个V形板下端的侧板经通槽交叉在一起,两个V形板上端的侧板形成一个向上的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充电线的取出和固定非常方便,而且固定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充电线松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机动车对城市空气的污染,电动汽车正在快速发展,但是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电能补充,使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就成为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需要将电动汽车上的充电线取出,然后插在充电桩上的插板上,由于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有一段距离,充电线处于悬空状态,充电插头容易松动,导致充电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电车无法充上电,影响电车的行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止充电线松动装置,可有效解决插头松动导致接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左壳体,左壳体右侧有一个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有间隔,每个壳体内均固定有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横杆,每个横杆上均装有一个可在横杆上滑动的滑块,每个滑块上均铰接有个一个连杆,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置于左壳体或右壳体间隔侧的外部,且置于外部的每个连杆上各固定有一个V形板,两个V形板的开口相对,每个形板的两个侧板上均开有多个通槽,当两个V形板置于间隔上端时,两个V形板下端的侧板经通槽交叉在一起,两个V形板上端的侧板形成一个向上的开口;当两个V形板绕滑块转动到间隔底部时,两个V形板互相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且两个V形板能向中间滑动,将腔体的体积缩小。
所述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下端经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且连接板作为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间隔的底板。
所述的横杆上均套装有一个压簧,压簧能使滑块向间隔方向滑动。
所述的置于间隔一侧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侧面上端为弧形倒角,每个弧形倒角处各开有一个弧形槽,每个连杆上均固定有两个滚轮,滚轮置于壳体内部且贴合在弧形槽的两侧,连杆一端绕铰接点,另一端经滚轮和弧形槽在壳体上转动。
所述的横杆置于弧形倒角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充电线的取出和固定非常方便,而且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当V形板置于间隔上端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状态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当V形板置于间隔底部时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当V形板置于间隔底部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杆和V形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民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6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信息工程用网络机柜
- 下一篇:用于装胎机的推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