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6224.2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夏违;周宝明;刘增海;李贞;谭敏;孙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韩朝晖 |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丙烯 制冷 压缩机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包括丙烯储罐、丙烯汽化器、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及其干气密封,通过丙烯汽化器气化来自丙烯储罐的液相丙烯作为密封气,替代低压氮气作为密封气,利用压差控制调节阀控制进入压缩机一次密封;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引出一工艺气管道,经过两级过滤器后,所述管道中的气体作为干气密封的缓冲气进入密封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改变一次密封气工艺介质,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气相丙烯作为密封气,满足压缩机启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密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式压缩机是石油化工行业普遍使用的设备,为减少压缩机转子与固定元件之间的间隙漏气,充分防止气体外泄或限制气体沿轴向泄漏,需要选择使用各种轴端密封的方法维持其正常运转,降低或消除危害人身、设备安全的事故隐患,防止污染、降低消耗。离心式压缩机的密封方式常见的有四种,机械密封、迷宫密封、干气密封和浮环密封。
干气密封,即“干运转气体密封”(Dry Running gas seals)是将开槽密封技术用于气体密封的一种新型轴端密封,属于非接触密封。当端面外侧开设有流体动压槽的动环旋转时,流体动压槽把外径侧的高压隔离气体泵入密封端面之间,由外径至槽径处气膜压力逐渐增加,而自槽径至内径处气膜压力逐渐下降,因端面膜压增加使所形成的开启力大于作用在密封环上的闭合力,在摩擦副之间形成很薄的一层气膜从而使密封工作在非接触状态下。所形成的气膜完全阻塞了相对低压的密封介质泄漏通道,实现了密封介质的零泄漏或零逸出。气膜的存在,既有效地使端面分开又使相对运转的两端面得到了冷却,两个端面非接触,故摩擦、磨损大大减小,使密封具有长寿命的特点。
丙烯制冷压缩机所用的制冷介质为聚合级丙烯,根据压缩→冷凝→减压→蒸发的制冷循环过程,通过制冷压缩机,将气相丙烯加压到1.593MPa(g),利用冷却水将气相丙烯冷凝成液相丙烯,温度控制在40℃左右,再根据节流、膨胀原理,使液态丙烯经节流阀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在用户换热器中蒸发去吸收被冷凝物质的热量,即制冷,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丙烯制冷压缩机可以提供四个温度级别的冷剂:-41℃、 -24.6℃、-9.1℃和4.9℃,为烯烃分离精馏塔提供足够的各个等级冷量。目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利用低压氮气作为气源,增压泵增压后送往干气密封系统作为密封气使用,此方法不能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密封气,不能使干气密封形成有效的气膜,致使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通过改变一次密封气介质及工艺条件,更改密封气介质为气相丙烯,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气相丙烯作为密封气,所述的装置提供更为稳定的密封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包括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及其干气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丙烯储罐和丙烯汽化器,来自丙烯储罐的液相丙烯进入丙烯汽化器气化,产生的丙烯气进入干气密封的一次密封气管道;所述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引出一工艺气管道,经过两级过滤器后,所述管道中的气体作为干气密封的缓冲气进入密封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丙烯汽化器出口设置压力调节阀,保证供应密封气压力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次密封气管道上设置压差控制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的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3μ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通过改变一次密封气工艺介质及工艺条件,更改密封气介质为气相丙烯,用已有丙烯气化提供满足干气密封条件的密封气,提供的密封气更为稳定,从而保证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能正常平稳启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式丙烯制冷压缩机干气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诚志永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6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