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团雾智能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3923.1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燕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0/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团雾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均设置在限高架顶部,所述中央控制器具有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控制中心用于反馈数据,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喷淋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当前位置进行喷淋,所述感应控制器连接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发射端正对红外接收器的接收端;本系统通过多种不同的检测方式,判断团雾产生的影响因子,能够积极响应,方便快速制定应对策略,并且通过喷淋控制器控制对当前位置进行喷淋,临时紧急对小范围内进行团雾的处理,降低团雾对于道路安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政系统,具体是一种团雾智能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通常情况下,雾是因为近地层湿空气受冷,气温降至0℃左右使空气湿度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时,在一定的凝结核条件下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特别是在秋冬天,由于夜长,而且出现晴天、风小的机会较多,地面散热比夏天更迅速,接近地面的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层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凝结成小水滴,并且浮在近地层的空气中,形成雾。一般,团雾发生的气象条件是温度在-4~30℃,相对湿度在85%~95%,风速在3m·s-1以内;团雾的主要发生时段在00—06时之间,通常在生成后的4 h内消散。
常用的针对团雾的系统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通过某种传感器对能见度进行监测,判断团雾功能单一;一种是判断是否有团雾,并向用户发送预警信息,对其生成后采取的提醒措施;一种是高速公路引导系统,专门针对发生团雾后对车辆行驶的一种引导方式;目前市场上的相关系统功能单一、且大部分都是针对团雾的预报预警,没有处置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团雾智能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团雾智能处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感应控制器均设置在限高架顶部,所述中央控制器具有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控制中心用于反馈数据,所述中央控制器还连接有喷淋控制器用于控制对当前位置进行喷淋,所述感应控制器连接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所述红外发射器的发射端正对红外接收器的接收端。
所述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均位于限高架顶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风向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位于同一支撑杆上,风速传感器位于支撑杆顶部,风向传感器位于风速传感器下方;所述限高架两侧还设有总输出管,总输出管上设有多个与其相连通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开口朝下开设,总输出管尾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外部供液系统,在连接管道上设有与喷淋控制器相连接的输入泵;所述喷淋头底部具有雾化结构;所述限高架上还设有多个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为雾灯;所述中央控制器上设置有光伏板,光伏板具有电能存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限高架两侧均设有风扇和清理箱,风扇和中央控制器向连接,所述风扇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清理箱,在清理箱内设有多个除尘吸附块,所述除尘吸附块通过插装方式与清理箱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通过多种不同的检测方式,判断团雾产生的影响因子,能够积极响应,方便快速制定应对策略,并且通过喷淋控制器控制对当前位置进行喷淋,临时紧急对小范围内进行团雾的处理,降低团雾对于道路安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清理箱和风扇的连接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燕,未经王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39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荧光笔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拍线的羽毛球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