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封阀门及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3720.2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7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冯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进才 |
| 主分类号: | C10B47/30 | 分类号: | C10B47/30;C10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封 阀门 焦炉 炭化 压力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封阀门及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属于焦炉设备设计制造领域。水封阀门包括固定底盘,固定底盘位于桥管的下侧并通过拉杆固定于集气管上,桥管的下侧设置气流格栅;上下开口的移动筒体,移动筒体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移动筒体与固定底盘密封配合,气流格栅部分位于移动筒体外侧;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移动筒体与固定底盘密封配合,气流格栅整体位于移动筒体内侧;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三位置时,移动筒体与固定底盘分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结构复杂导致密封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设备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封阀门及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焦炉集气管压力通常要保持+120Pa以上。由于集气管是正压,如何解决装煤期间产生的大量烟尘和结焦初期荒煤气从炉门和炉顶装煤口外溢,成为炼焦生产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重要问题。
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是为减少大型焦炉装煤和结焦过程的污染物排放而研发的装置,其可以减小或消除装煤初期焦炉的冒烟、冒火现象,防止结焦末期由于炭化室负压而吸入空气,不仅可以起到减少污染排放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焦炭质量、减少炉体串漏、增加荒煤气中焦油和苯的产量及质量的作用。例如,中国专利CN210340759U公开一种新型的单孔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桥管的底端设扩大管,扩大管外部与集气管之间通过水封座连接;扩大管的内部设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包括固定环、移动杯、气缸、气缸拉杆、十字梁、氨水喷嘴及测压装置;固定环设于桥管的底端,移动杯设于固定环的正下方;固定环上方的桥管上设气缸,与气缸活塞连接的气缸拉杆向下穿过固定环后连接移动杯;移动杯的底部中心设排水孔,排水孔通过阀座封闭;扩大管的底部设十字梁,十字梁的中心设顶杆与移动杯上的排水孔相配合;氨水喷嘴和测压装置分别固定在调压装置上方的桥管顶部,氨水喷嘴的喷洒范围覆盖桥管底部。上述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可以通过气缸控制移动杯的移动实现桥管与集气管之间的连通与封闭,实现了装煤初期焦炉的冒烟现象。但是,该压力调节系统的结构复杂,需要在桥管与集气管之间增加水封座及扩大管以实现与移动杯的配合,由于各个部件均需要进行密封连接,这种结构会较难保证密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焦炉单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结构复杂导致密封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封阀门,应用于焦炉单炭化室,其包括:固定底盘,所述固定底盘位于桥管的下侧并通过拉杆固定于集气管上,所述桥管的下侧设置气流格栅;上下开口的移动筒体,所述移动筒体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移动筒体与所述固定底盘密封配合,所述气流格栅部分位于所述移动筒体外侧;所述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移动筒体与所述固定底盘密封配合,所述气流格栅整体位于所述移动筒体内侧;所述移动筒体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移动筒体与所述固定底盘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筒体内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固定套以及锁定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移动筒体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套连接,所述固定套用于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锁定件用于锁定所述固定套与所述驱动杆的连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气动驱动装置,所述气动驱动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所述驱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装置,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包括直线电机以及与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所述驱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气管内壁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支座,所述固定底盘通过至少三个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进才,未经冯进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3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粒生产用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流用运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