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2546.X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95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辉;赵亚楠;张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森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格栅 屏风 | ||
本申请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其包括屏风框架和屏风线,屏风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顶梁、伸缩顶杆和收线滚筒,顶梁内具有滚筒容置孔,收线滚筒与滚筒容置孔转动配合,伸缩顶杆设置于顶梁的端部位置;第二框架包括底梁和固定底杆,固定底杆设置于底梁的端部位置;屏风线的一端固定于底梁上,屏风线远离底梁的一端穿过顶梁并固定于收线滚筒上;伸缩顶杆在固定底杆上滑移伸缩,以使得顶梁和底梁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当顶梁和底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屏风线将被收卷到收线滚筒的外周面上,以使得屏风线始终张紧于顶梁和底梁之间,实现屏风高度可调节的功能,以使得屏风能够适应室内不同高度的搭配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
背景技术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挡风、分隔、美化或协调等作用。屏风能够与室内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在中式家居装饰中,屏风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关技术手段公开的一种屏风,其主要包括多个屏风面板,屏风面板的主体为一块带有装饰性质的木板,屏风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相邻两个屏风面板之间转动连接,相邻两个屏风之间设置成一定夹角,从而使屏风能够稳定地立在地面上。
发明人认为,由于屏风面板的主体为一整块木板,不能适应室内不同高度的搭配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屏风能够适应室内不同高度的搭配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饰用格栅屏风,包括屏风框架和屏风线,屏风线安装在屏风框架中,屏风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顶梁、两根伸缩顶杆和收线滚筒,顶梁内具有滚筒容置孔,收线滚筒设置于滚筒容置孔内并与滚筒容置孔转动配合,两根伸缩顶杆分别对应设置于顶梁的一个端部位置;第二框架包括底梁和两根固定底杆,两根固定底杆分别对应设置于底梁的一个端部位置;屏风线的一端固定于底梁上,屏风线远离底梁的一端穿过顶梁并固定于收线滚筒上;两根伸缩顶杆与两根固定底杆一一对应且伸缩顶杆在固定底杆上滑移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框架上的两根伸缩顶杆在第二框架上的两根固定底杆上滑移伸缩,以使得顶梁和底梁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屏风线的一端固定在底梁上,屏风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顶梁的收线滚筒上,由于收线滚筒设置在顶梁的滚筒容置孔内且与滚筒容置孔转动配合,当顶梁和底梁之间的距离减小或增加时,收线滚筒能够将屏风线收卷到收线滚筒的外周面上或将收线滚筒外周面上收卷的屏风线放下,以使得屏风线始终张紧于顶梁和底梁之间,从而实现屏风高度可调节的功能,以使得屏风能够适应室内不同高度的搭配需求。
可选的,伸缩顶杆与固定底杆通过限位件限制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限位件限制伸缩顶杆与固定底杆相对滑动,以使得顶梁和底梁之间的距离能够固定,从而实现该格栅屏风的高度调节。
可选的,收线滚筒与屏风线连接的位置为连接节点,连接节点的位置环绕收线滚筒外周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屏风线的容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线槽能够在收线滚筒将屏风线收卷到收线滚筒外周面时,给屏风线提供一个容置空间,防止屏风线在收线滚筒上卷绕得太厚而对滚筒容置孔形成挤压,导致出现卡线的问题。
可选的,收线滚筒的端面设置有用于对收线滚筒提供扭矩的滚筒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旋钮能够给收线滚筒的旋转提供施力位置,从而方便对收线滚筒进行控制,进而方便对屏风线实现收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森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森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2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三轴实验试样安装平台装置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