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2349.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1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辉;陈航;胡胜刚;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抢险 整体 柔性 充水围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包括围井主体和辅助配件,围井主体包括环形水囊、环形气囊、侧壁和底部阻水层,辅助配件包括排水管,所述环形水囊位于底部,环形气囊位于顶部,通过侧壁将环形气囊和环形水囊上下粘接在一起,环形水囊和环形气囊侧面分别设有充水口和充气口;底部阻水层设于环形水囊底部,将环形水囊底面密封,底部阻水层中部开设有用于管涌出水进入围井中的孔洞;侧壁上设有用于排水口,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水充气方式将柔性材料构筑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同时利用气囊浮力使得井内水不会溢出,只能经由排水口流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和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
背景技术
管涌是我国堤防在汛期最常见的险情之一,一般采用减压围井或反滤围井进行抢险。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减压围井是在管涌口周边使用土袋堆砌形成围井,壅高井内水位,减小水头差;反滤围井是在减压围井基础上,在井内填筑砂石等反滤料,防止地基下的砂层被掏空,同时排出清水,制止险情的发展。
但是普通的土袋围井需要大量的编织袋、土料以及人力搬运,耗费人力物力大,从搬运到砌筑完成用时长,且砌筑完成后,井壁经常存在渗水,无法准确了解管涌口出水的情况。汛期结束后,围井需要拆除,土料和编织袋要重新搬运和回收处理,再一次耗费人力物力。
为代替土袋的使用,莫喻然提出一种抗洪抢险用充水式反滤围井(CN201610766745.8,ZL201620991562.1),采用梯形水囊进行蓄水压重,但水囊在水压下会鼓起,很难成型,且围井的高度较低。程永辉等提出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折叠便携式充水围井(CN201910934530.6,ZL201921649155.2),利用导向杆辅助多层水囊成型,辅助成型配件较多,运输和安装便利性上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围井抢险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利用充气和充水方式,利用重力和浮力将水囊、气囊和侧壁组成具有整体刚度的围井结构,同时利用底部阻水层防止管涌出水从底部流走,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闭性和稳定性,工艺非常简单,结构轻便,单人即可运输安装,抢险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包括围井主体和辅助配件,围井主体包括环形水囊、环形气囊、侧壁和底部阻水层,辅助配件包括排水管,所述环形水囊位于底部,环形气囊位于顶部,通过侧壁将环形气囊和环形水囊上下粘接在一起,环形水囊和环形气囊侧面分别设有充水口和充气口;底部阻水层设于环形水囊底部,将环形水囊底面密封,底部阻水层中部开设有用于管涌出水进入围井中的孔洞;侧壁上设有用于排水口,排水口用于连接排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水囊和环形气囊均为环向贯通整体封闭的囊袋,由不透水不透气并可承受一定压强的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为单层环形的不透水不透气橡胶材料,下部与环形水囊外沿紧密粘接,上部与环形气囊内沿紧密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阻水层共有两层,均为中间开孔的圆环形,上层与环形水囊材料相同,并与其紧密粘接,下层为具有一定压缩性的柔性防水材料,与上层紧密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配件还包括安装在排水管上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出水流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管涌抢险的整体式柔性充水围井,较以往的抢险方法有以下方面的进步和优势: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气囊、水囊和侧壁,通过充气和充水的方式利用重力、浮力和材料强度形成围护结构,无需其他填充物资进行辅助,即可构建起兜水的稳定围护结构,使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密闭性和稳定性,工艺简单、结构轻便、运输方便,抢险速度快、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2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