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缠绕式按摩颈枕的锁合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1816.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凯雄;薛冠楠;何镜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0 | 分类号: | A61H23/00;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按摩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缠绕式按摩颈枕的锁合调节结构,包括环形主体,所述环形主体具有开口且开口处形成两端部,两端部可相互交叠将所述开口封闭实现缠绕式佩戴,对人体颈部具有良好的包裹感,支撑性更强;且颈枕两端部由第一、第二锁合部件不同的锁合位置实现颈枕调节不同大小的内圈,以适配人体不同粗细的脖围,并保持适当大小的颈枕内圈配合机械式按摩模块进行按摩工作,通过缠绕式颈枕的支撑性强的特点,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并能够保持稳定的按摩力度,而且还能通过调节颈枕内圈大小松紧来调节需要按摩的力度,彻底解放双手,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按摩仪,具体是颈部按摩仪的颈枕。
背景技术
颈部按摩仪是一种能够通过自身的按摩模块的挤压或振动冲击对人体肩颈部位施力按摩放松,按摩模块布置在按摩颈枕上,人们通过穿戴按摩颈枕将按摩模块布置在肩颈部位。以往按摩颈枕整体形态以U型对称形式,单靠颈枕端部的一组弹簧扣或纽扣形式锁合,颈枕保持统一大小的内圈,但不同的人体脖围粗细不一样,佩戴颈部按摩仪时,会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过松时按摩模块不能更好地贴合按摩部位,导致影响按摩模块的按摩效果,而过紧会令人体佩戴按摩仪时感到不适且容易解开锁合状态;而具体地,由于机械传动结构的按摩模块,需要反作用力才能达到效果,而目前的整体形态和锁合方式上却无法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则在使用上必须要配置一对拉手环或拉手绳在按摩枕两侧;此种使用方式,如要达到体感较好的按摩效果,则必须要双手持续拉紧拉手环或拉手绳,且需要保持拘束不变,使用一段时间手臂容易累,使用便捷性和按摩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缠绕式按摩颈枕的锁合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缠绕式按摩颈枕的锁合调节结构,包括环形主体,所述环形主体具有开口且开口处形成两端部,两端部可相互交叠将所述开口封闭,所述两端部之间设有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第一锁合部件和第二锁合部件,分别各自固设在其中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锁合部件具有多级并沿环形主体的端部逐个排列,所述第二锁合部件与逐级第一锁合部件锁合调节环形主体内圈的大小。
所述第一锁合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锁合部件为磁件。
所述第一锁合部件为S极磁件,所述第二锁合部件为N极磁件。
所述第二锁合部件布置在所述环形主体端部的活动扣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颈枕两端部通过相互交叠的方式实现缠绕式佩戴,对人体颈部具有良好的包裹感,支撑性更强;且颈枕两端部由第一、第二锁合部件不同的锁合位置实现颈枕调节不同大小的内圈,以适配人体不同粗细的脖围,并保持适当大小的颈枕内圈配合机械式按摩模块进行按摩工作,通过缠绕式颈枕的支撑性强的特点,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并能够保持稳定的按摩力度,而且还能通过调节颈枕内圈大小松紧来调节需要按摩的力度,彻底解放双手,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的一种缠绕式按摩颈枕,包括环形主体1,环形主体包括布套和支撑在布套内的支撑塑性件,环形主体1具有开口11且开口11处形成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两端部可相互交叠将开口11封闭,实现缠绕式佩戴,对人体颈部具有良好的包裹感,支撑性更强。
按摩模块分为电子脉冲式和机械按摩式,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使用机械式按摩模块的颈部按摩仪上。两端部之间设有锁合结构将开口11封闭后形成颈枕的内圈,按摩模块布置在内圈中并在布套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摩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1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