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600942.9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琼;丁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琼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4000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支管腔内 肿瘤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包括连通腔,所述连通腔顶端的中间位置连通有第一治疗主管的出口端;所述连通腔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连通有治疗支管的出口端;所述连通腔底端的中心位置连通有第二治疗主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治疗主管上设置有气囊。该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在第二治疗主管上靠近出口端的位置套接有呈圆环状设置的气囊,并在气囊的顶端连通有进气管的一端,使得第二治疗管的出口端插入患者体内后,可通过进气管对气囊内部注入充气,使得气囊体积膨胀,进而使治疗管的出口端在患者体内不易脱出,达到了在气囊充气后,伸入人体内的治疗管不易脱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
背景技术
通过肿瘤检查手段,确诊为腔内肿瘤的情况下﹐具体的治疗方法往往并不能令人满意,按照现有技术,对腔内肿瘤的治疗,仍多采用体外放疗、间接化疗和直接的手术治疗的三种方法,在治疗腔内肿瘤时,将药管的一头探入体内进行给药,在探入体内和取出时病人会感觉很痛苦,并且留下的微创孔也容易造成感染,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尽管直接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患者常会伴随有较为复杂的其他情况,所以也并不被推崇,尤其总的说来,此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
(1)在治疗管伸入病人体内进行给药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管的管体直径较小,使得在患者活动身体时,治疗管很容易从病人体内脱出,不仅会使得治疗效果较差,还容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感染;
(2)由于支管的入口处直接与外界环境相连通,使得空气中灰尘等污染源容易附着在支管内,容易与注入的药液发生混合,存在着容易对药液造成污染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存在治疗管很容易从病人体内脱出的问题和污染源容易附着在支管内,对药液造成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包括连通腔,所述连通腔顶端的中间位置连通有第一治疗主管的出口端;所述连通腔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连通有治疗支管的出口端;每个所述治疗支管侧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均固定有连接带的一端;每个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均固定有支管塞;
所述连通腔底端的中心位置连通有第二治疗主管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治疗主管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顶端靠近一侧的位置连通有进气管。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连接带均采用软胶材料制成,使得两个支管塞可分别在两个治疗支管上进行活动。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管塞的大小分别与两个所述治疗支管入口端的大小对应适配,使得两个治疗支管在使用结束后,可使用两个支管塞分别将两个治疗支管的入口顶端堵住,避免外界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呈圆环状套接设置在进气管上,且气囊位于进气管上靠近出口端的位置上,使得治疗管在伸入患者体内辅助治疗时,通过进气管向气囊内注入空气,使得气囊体积膨胀,进而使治疗管的出口端在患者体内不易脱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支管腔内肿瘤治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琼,未经张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0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具板材封边机
- 下一篇:一种滑动加长隔音挡护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