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防压疮护理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8348.0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刚;罗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F5/3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施恩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患者 俯卧 通气 防压疮 护理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防压疮护理床垫,主要包括床垫主体,床垫主体上从一端依次设置有小腿调节区、大腿调节区、胯骨调节区、腹部空缺区、胸部调节区、胸部升降区、插管区域、头部调节区;小腿调节区、大腿调节区、胸部调节区内设置有若干副气囊;胯骨调节区内部有胯骨气囊,胯骨气囊中间有胯骨气囊通槽,胸部升降区内部有胸部气囊,胸部气囊中间有胸部气囊通槽,头部调节区内有若干头部气囊;副气囊、胯骨气囊、胸部气囊、头部气囊与支气管连接后再与主气管连通,支气管设置有调节阀,主气管上设置有气管接头。本实用新型产品头部、胸部、胯部、小腿部分区域升降气囊,可以让患者获得舒适的俯卧姿态,且有效避免压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防压疮护理床垫。
背景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柏林定义”对ARDS作出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层,并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临床检查内容涉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监测与指导治疗、危重程度及预后评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与非机械通气治疗两大类,其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继续探索。
ARDS是重症医学领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现对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能有效改善其氧合状况。
俯卧位通气(PPV)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以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俯卧位通气能提高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氧分压,改善氧合,治疗有效率达64%~78%,使用俯卧位后至少75%的患者氧合作用明显改善。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当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欠佳时,俯卧位通气成为一种治疗选择,目前获得较多认同的方式为至少保证每天12h的俯卧位姿势,即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条件许可建议实施连续俯卧位通气。
虽然俯卧位通气优点较多,但是俯卧位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护理并发症多。如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结膜水肿、皮肤黏膜损伤,以及体位变动引起血压波动、气管导管脱出及自行拔管、各种引流管和中心、外周动静脉导管的压迫、扭曲、移位、脱出等;体位变化可能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与不配合,需要增加患者镇静和肌松剂用量从而带来一定风险;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压迫、肌肉压伤、静脉淤血等罕见并发症。亦有研究提示俯卧位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大于仰卧位,俯卧位时间越长发生皮肤问题的危险就越大,特别是前额、眼、面颊、鼻及下颌、双侧耳廓、双侧肩峰前侧面、两侧肋骨、乳部、双侧髂前上棘、双肘关节、膝关节髌骨面、会阴部及足趾等部位,压疮发生率高达46.1%,且多为多发压疮(2处以上),有研究指出压疮和气管插管堵塞已经成为俯卧位通气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另有研究尝试通过增加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翻身次数以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提示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增加翻身后所致的血压波动、非计划性拔管及鼻饲患者返流等并发症发生率却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8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低压虹吸灌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