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8277.4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良太;青木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张黎;龚敏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的切块装置。切块装置(2)具备:刀片(21),用于对加热处理前或者加热处理后的匣钵(S)内的粉体进行按压来在该粉体的块形成切痕;以及升降装置(22),使刀片(21)和/或匣钵(S)沿上下方向升降,刀片(21)具有第一刀片,该第一刀片配置为与第一方向(Y)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Z)延伸的多个板构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块装置。
背景技术
从以往,使用了锂离子电池作为能量密度高且充放电效率良好的二次电池。在锂离子电池中,使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原材料成为粉末状并在匣钵内进行烧成,且将得到的烧成物用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正极材料等的制造工序中,在将原材料的粉体进行烧成后从匣钵分离并回收烧成物。然而,在烧成物的回收工序中,原材料的粉体附着并固结于匣钵的内表面,从而存在烧成物残留而难以回收的情况。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的切块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切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刀片,用于对加热处理前或者加热处理后的匣钵内的粉体进行按压来在该粉体的块形成切痕;以及升降装置,使所述刀片和/或匣钵沿上下方向升降,所述刀片具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配置为与第一方向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构成。
关于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切块装置,利用升降装置使刀片沿上下方向升降,且利用第一刀片在粉体的块形成切痕,因此能够使在烧成后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具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配置为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且由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构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刀片的间隔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刀片的间隔为40mm以上且70mm以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厚度为2mm以上且4mm以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的前端呈单锥形或者双锥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匣钵的侧壁之间的间隔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和/或所述第二刀片分别由4片以上且8片以下的、PVC的板、SUS304的板、对SUS304的板进行PTFE涂覆后的产物或者钛合金的板构成。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还具备对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的上端进行安装的顶板,所述顶板在由所述第一刀片以及所述第二刀片包围的区域中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为8mm以上且15mm以下。
(实用新型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切块装置,能使附着残留于匣钵内的原材料的粉体减少从而容易回收烧成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切块装置2的概要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与匣钵S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仰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刀片21的结构与匣钵S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82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机床用圆盘式刀库
- 下一篇:一种便于快速清理的排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