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98242.0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9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祥;陈康;易江林;姜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翔瑞粉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英诺威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8 | 代理人: | 范鑫鑫 |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混管 底部 优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包括:筒体、掺混管、震动器、集料仓,集料仓位于筒体的下方,掺混管竖直安装在筒体内,掺混管的底端位于筒体的最底侧,掺混管的底部通过连接装置与集料仓连通,震动器安装在掺混管上方,掺混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孔,开孔位于所述掺混管的最底部。本实用新型在掺混管的周围开设10‑15个开孔并且这些开孔位于掺混管的最底部,方便筒体内的剩余粉料进入掺混管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掺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掺混管,因为其底部开孔数量少,开孔位置较高,导致物料在仓内的残留量较多,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工人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清理,影响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包括:筒体、掺混管、震动器、集料仓,所述集料仓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掺混管竖直安装在所述筒体内,所述掺混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筒体的最底侧,所述掺混管的底部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集料仓连通,所述震动器安装在掺混管上方,所述掺混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位于所述掺混管的最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环绕分布在所述掺混管的侧壁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的数量的10-15个。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板中心向下凹陷,所述筒体顶板设置成可拆卸的顶盖。
进一步的,所述掺混管包括:四周掺混管、中心掺混管,所述中心掺混管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上方,所述四周掺混管有多个环绕分布所述中心掺混管的四周,所述四周掺混管与中心掺混管的底部均开设有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掺混管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四周掺混管连接,所述震动器安装在所述四周掺混管上方,所述震动器工作时驱动所述四周掺混管进行震动,所述四周掺混管通过连接杆将震动传导到所述中心掺混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四周掺混管的顶部贯穿所述顶盖并向外伸出,四周掺混管的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震动器安装在所述盖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掺混管的周围开设10-15个开孔并且这些开孔位于掺混管的最底部,方便筒体内的剩余粉料进入掺混管内。
2.本实用新型将筒体的底板设置成中心向下凹陷的结构并且在中心底板上方设置中心掺混管,筒体内的剩余粉料能够自动滑落到底板的凹陷部位处并通过中心掺混管向外排出,避免粉料在桶内大量残留,减少清洗次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掺混管底部优化的掺混设备掺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掺混管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1-四周掺混管;102-中心掺混管;2-筒体;201-顶盖;202-底板;3-开孔;4-集料仓;5-震动器;6-连接杆;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翔瑞粉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翔瑞粉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8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杀虫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字监控配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