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6244.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麻倩;高信刚;潘志平;刘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姚金良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流式 沉淀 浮渣 导流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撑角钢、拦渣板、若干斜板以及做圆周运动的挡渣板;斜板向二沉池的池中心方向进行倾斜。斜板具有迎流端,水流携带着浮渣从迎流端利用挡渣板旋转与斜板产生的水体流动将浮渣推近挡渣板,并在斜板产生的流速推动下向拦渣板汇集,最终推入辐流式沉淀池排渣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可将二沉池中的浮渣高效、快速的清除,大幅缓解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防止操作人员清理池面时发生溺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收集有效、价格低廉的浮渣收集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沉池浮渣清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沉淀池,即二沉池的主要作用是使泥水分离,其工作效率好坏直接影响到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其中辐流式沉淀池可作为污水处理厂中的二沉池使用。在二沉池配水渠道的末端,由于来水速度减慢,会有浮渣污泥泛起,在水面上形成堆积,如果不及时清理,不仅影响二沉池美观,而且浮渣过多会影响排水水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拦渣板、挡渣板等装置进行清理,拦渣板设置在二沉池出水边缘,同二沉池一样是圆形的结构,挡渣板设置在旋转刮泥机栈桥下方,是直板形状的结构。但上述方式清除不够彻底,只有靠近二沉池边缘的浮渣才会被清除,靠近中心的浮渣由于水面在二沉池旋转刮泥机栈桥作用下发生旋转,浮渣并不会因挡渣板的阻挡作用而漂到二沉池边缘拦渣板附近,并随着拦渣板和挡渣板共同的阻挡下而进入排渣口,而是与栈桥下方的挡渣板同步旋转漂浮在池面。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污泥浮渣会发生板结并滋生蚊蝇,同时产生绿藻;在冬季,浮渣极易结冻,成为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目前污水处理厂对二沉池配水渠道上的浮渣的清除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清除或用水枪喷冲,其工作效率低,清除效果差;二是在配水渠道的末端加装闸板阀,进行污泥浮渣的排放,但由于配水的流速太慢,板结的浮渣不能自动流出,因此还需要人工将其推入浮渣井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二沉池出水边缘的拦渣板;还包括:若干斜板以及做圆周运动的挡渣板;所述挡渣板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二沉池的池中心;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挡渣板的迎水面,且所述斜板向所述二沉池的池中心方向进行倾斜;所述斜板与所述挡渣板之间留存一定空间以形成指向所述拦渣板的浮渣导流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还包括:支撑角钢,所述斜板通过所述支撑角钢安装在所述挡渣板上;所述挡渣板的迎水面、所述支撑角钢的上表面与所述斜板的尾流端围设形成所述浮渣导流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辐流式沉淀池浮渣导流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渣板末端的橡胶刮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板相互平行且间隔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挡渣板的迎水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板与所述挡渣板呈30°~45°夹角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所述斜板之间的水平间距与所述斜板的长度呈1:1比例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渣板垂直于水面,且所述挡渣板的底边没入水下20cm,顶边距水面15cm,所述斜板的底边没入水下20cm,顶边距水面10cm,所述支撑角钢位于水面下,以使得所述二沉池的水面位于所述浮渣导流通道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渣板的迎水面与所述斜板的尾流端间隔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6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安全投料口
- 下一篇:一种轮胎胎侧刺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