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5496.7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岳阳;李军业;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7/08 | 分类号: | F16K47/08;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地址: | 2151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控制 圆柱 串联式 节流 迷宫 盘片 结构 | ||
本新型属于迷宫盘片,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它包括上盘片,中间盘片和下盘片,其中中间盘片设置在上盘片和下盘片之间,上盘片朝向中间盘片的一侧设置单面盲孔,下盘片朝向中间盘片的一侧设置单面盲孔,中间盘片两面设置交错的盲孔。本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利用了节流孔和迂回的迷宫共同作用,让流体先通过一段串联型的通道,再让其压力迅速下降,具有降压级数高,降压能力强,降压平稳、振动小、无调节死区,防迷宫流道卡涩等优点,并达到预防闪蒸空化的发生,延长阀内件使用寿命,是非常适合口径较小、压差高的工况的流体控制。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迷宫盘片,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差控制阀迷宫盘片设计,主要采用矩形截面的迷宫式迂回流道,图1结构是常见的串联式迷宫式盘片结构,此类别迷宫流道相对狭窄,主要通过流体多次碰撞转折,不断消耗能量,逐级减压,但是存在调节死区和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堵塞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内容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
本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包括上盘片,中间盘片和下盘片,其中中间盘片设置在上盘片和下盘片之间,上盘片朝向中间盘片的一侧设置单面盲孔,下盘片朝向中间盘片的一侧设置单面盲孔,中间盘片两面设置交错的盲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其中,所述的上下盘片各1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其中,所述的中间盘片有若干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个盘片盲孔间隔错开,承一条直线排列,则相邻盘片之间的盲孔交错叠放,先形成一条串联流道流道,所述的相邻盘片是指上盘片与中间盘片,中间盘片与中间盘片,中间盘片与下盘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其中,所述的相连盘片的盲孔之间在正面形成了数条串联的异性节流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压差控制阀圆柱槽串联式节流迷宫盘片结构,其中,所述的相连盘片的侧面形成了数条串联迂回迷宫流道。
本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利用了节流孔和迂回的迷宫共同作用,让流体先通过一段串联型的通道,再让其压力迅速下降,具有降压级数高,降压能力强,降压平稳、振动小、无调节死区,防迷宫流道卡涩等优点,并达到预防闪蒸空化的发生,延长阀内件使用寿命,是非常适合口径较小、压差高的工况的流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见的迷宫式盘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柱槽式的上盘片示意图。
图3是圆柱槽式的下盘片示意图。
图4是圆柱槽式的中间盘片正面示意图。
图5是圆柱槽式的中间盘片剖面示意图。
图6是圆柱槽式的中间盘片片反示意图。
图7是迷宫盘片叠加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盘片正端面的串联节流孔原理示意图。
图9是盘片侧面叠加构成迷宫式迂回流道原理示意图。
图10-13是串联圆柱槽式节流迷宫盘片逐级减压分析图
其中1上盘片,2中间盘片,3下盘片,4串联流路,5串联节流孔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5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