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5141.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9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井永军;邹鹏;陈聪;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施工 移动式 预制 支架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特征是: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通过螺母与所述连接钢板紧固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预埋有一个吊环,所述吊环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外侧,所述吊环位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部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可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支架基础,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施工中,左右幅分离式桥梁盖梁施工一般采用抱箍法或穿心法施工,当采用全幅式盖梁时,传统抱箍法及穿心法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需要采用钢管法或支架法施工。
采用钢管支架法进行施工时,每个盖梁支架基础均须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支架基础施工周期较长,拆除麻烦,地基加固的材料均为一次性投入,无法周转循环使用,资源消耗大,且当施工地段地基范围内存在软弱地基、沟渠时,支架基础处理难度大,施工工作量大,影响施工工期,且施工成本急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资源消耗少、可循环利用的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桥梁盖梁施工的移动式预制支架基础,其特征是:包括长方体状的预制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层钢筋网,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部分别预埋有连接钢板,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钢板预埋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带有螺纹的一端穿出所述连接钢板并所述连接钢板上部,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预埋有一个吊环,所述吊环位于所述连接钢板的外侧,所述吊环位于预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部分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预埋的连接钢板和连接螺栓用于连接盖梁支架的钢管立柱,两端的吊环用于吊装作业时与起重设备的吊具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本实用新型吊至施工位置就位即可,盖梁施工支架直接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上部进行支设,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栓连接。施工完毕后,使用起重设备将本实用新型吊离即可,本实用新型可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长度为4.8m、宽度为1.4m、厚度为0.8m。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简单,利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利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本实用新型吊至施工位置就位,盖梁施工支架直接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上部进行支设,盖梁施工支架的钢管立柱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克服基础土层下存在软弱地基、沟渠的影响,安装及拆除方便,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且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可周转使用,资源消耗少,可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预制混凝土结构,2、钢筋网,3、连接钢板,4、连接螺栓,5、吊环,6、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51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浆的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抽屉式城市安监设备综合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