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防静电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0934.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丛聪;王长江;刘瑞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运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26;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静电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面防静电布,其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表层、编织层、吸水层、防腐层和干燥层,干燥层设置为单层且位于防静电布的中心位置,其余结构层在干燥层两个端面均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两个外表层的外端面均设置有磁性纤维线,磁性纤维线穿设于全部结构层中,其中磁性纤维线外周面与编织层内部相抵接;本申请具有使得防静电布具有严密的抗静电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防静电布。
背景技术
目前布,常表示为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料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随着布料的广泛应用,对布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防静电布料也越来越多,通常用于制作防尘服装、防静电服装等,应用于医疗、制药、食品、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对静电比较敏感和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在实验室中,操作人员在用聚四氟乙烯烧杯称量土样的时候,因为土样研磨成0.149mm的细小颗粒,称量时由于静电作用,杯子壁上都粘满土,造成土样损失,从而造成称量不准的现象。
现有的如公告号为CN21050178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布,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防水层、防静电层以及第二防水层,所述防静电层包括由涤纶长丝交错织成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纬纱均浸润有抗菌剂,所述经纱和纬纱中均匀分布有导电纱和银离子聚酯纤维纱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此防静电布的导电纱和聚酯纤维纱线的分布不均匀使得防静电布外端面不能完全具有抗静电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防静电布的两个端面均具有严密的防静电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面防静电布。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防静电布,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表层、编织层、吸水层、防腐层和干燥层,所述干燥层设置为单层且位于防静电布的中心位置,其余结构层在干燥层两个端面均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两个所述外表层的外端面均设置有磁性纤维线,所述磁性纤维线穿设于全部结构层中,其中所述磁性纤维线外周面与所述编织层内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性纤维穿设于抗静电层的结构中时,磁性纤维与编织层接触,从而将表面的静电沿磁性纤维长度方向进行传递,并传导至编织层中,从而使得静电无法进入抗编织层内部的结构中,增加了防静电布的抗静电能力。
可选的,所述磁性纤维线采用磁性纤维材料进行制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而加强了磁性纤维线传导静电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编织层包括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错织成,且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的横截面尺寸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纱和纬纱的交织使得抗静电层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且经纱和纬纱之间的空隙有利用磁性纤维的穿设,从而有利于提高抗静电层吸附静电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经纱采用涤纶长丝进行制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长丝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且涤纶长丝具有良好的弯折性,从而可根据设计需要将经纱在长度方向进行弯曲。
可选的,所述纬纱采用导电纤维进行制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纤维具有较好的防静电性,导电纤维合成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可适应正常的弯折程度。
可选的,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之间设置有龙骨,龙骨尺寸与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保持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龙骨使得抗静电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增加经纱与纬纱之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运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运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0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饲喂中的集成主机房结构及液态饲喂系统
- 下一篇:无人车充电系统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