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90769.9 | 申请日: | 202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陈细华;褚志鹏;金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族养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养鱼装置,本包括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通过水管串联。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高效利用空间,养殖单元独立运行,进换水方便,互不干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数和养殖单元的数量,适合养殖小型观赏鱼和科研实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族养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养鱼装置。
背景技术
在鱼的养殖生产或科学研究中,为观察、饲养、繁育等工作的顺利开展,需使用养殖系统。现有的养殖系统多为单个养殖单元独立运行,或多个养殖单元流水或循环水运行,且多为单层平面型。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养殖单元越来越多,因此,空间需要高效利用,可是单个养殖单元独立运行处理不方便,而选择流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选择多个养殖单元的循环水又有可能造成病害在系统中的广泛传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小型多层养鱼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养鱼装置,能够高效利用空间,且各养殖单元独立运行,进换水方便,互不干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数和养殖单元的数量,适合养殖小型观赏鱼和科研实验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通过水管串联;
所述的蓄水系统包括进水池和尾水收集池,进水池和尾水收集池通过水管并联,并联接口处设置有第一三通旋塞阀;
所述的水动力系统包括水泵和第二三通旋塞阀,水泵和第二三通旋塞阀通过水管并联;所述的养殖系统包括:N个养殖单元;
所述的养殖单元包括上开口的容器,伸入容器内部的进水管,淋水管与进水管并联水平设置在容器上方,并联处设置有第三三通旋塞阀,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族增氧泵,另一端通过水管与水动力系统连接;镂空板活动设置在容器的开口处,镂空板上设置有过滤层;养殖单元串联或并联后通过水管与水动力系统连接;N为≥1的自然数;
以上所述的装置中,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层分为两层,下层为高密过滤棉层,上层为活性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养殖系统高效利用空间,且养殖单元独立运行,进换水方便,互不干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层数和养殖单元的数量,适合养殖小型观赏鱼和科研实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养鱼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进水池、2-尾水收集池、3-第一三通旋塞阀、4-水泵、5-第二三通旋塞阀、6-上开口的容器、7-进水管、8-淋水管、9-第三三通旋塞阀、10-过滤层;
实线箭头为养殖单元进水的水流方向,虚线箭头为养殖单元排水的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蓄水系统、水动力系统和养殖系统通过水管串联;
所述的蓄水系统包括进水池1和尾水收集池2,进水池1和尾水收集池2通过水管并联,并联接口处设置有第一三通旋塞阀3;
所述的水动力系统包括水泵4和第二三通旋塞阀5,水泵4和第二三通旋塞阀5通过水管并联;
所述的养殖系统包括:4个养殖单元,每两个养殖单元串联后再进行并联,最后通过水管与水动力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0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且能够快速进行检测的呼吸道病毒采样器
- 下一篇:树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