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降噪效果的微型泵刚性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6644.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李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2;H02K5/04;F04B43/04;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效果 微型 刚性 固定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微型泵刚性固定支架,包括适配于微型泵的电机固定座以及与电机固定座相连且用于将微型泵固定于外部设备上的安装板,该安装板和电机固定座为注塑一体成型的刚性件;所述安装板包括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平直部、与电机固定座相连接的固连部以及位于平直部和固连部之间且用于降噪的拱形部,其中拱形部的厚度薄于平直部,固连部的底面高于平直部的底面使固连部悬空。本实用新型微型泵的电机带动电机固定座震动,震动传递至安装板,固定支架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可满足微型泵的强度要求,安装板上的拱形部可吸收震动从而降低噪音,悬空设置的固连部可隔绝微型泵和外部设备减少震动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微型泵刚性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计固定支架,通过固定支架将微型泵固定在设备上,电机带动微型泵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同时伴随着噪声,固定支架将震动传递给外部设备,进一步影响整个设备,噪声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有因固定支架作为单独的部件,与微型泵相连接的时候,增加了零部件采购成本、以及生产时的装配成本,从而增加了整个设备的成本,影响设备推广和市场的扩大;此外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柔性材料制成固定支架的减振结构,同时采用刚性材料作为固定支架的其余结构用于连接泵和外部设备,采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固定支架,进一步增加了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不利于市场推广。
因而,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有效隔绝微型泵和外部设备减少震动传递的具有降噪效果的微型泵刚性固定支架。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微型泵刚性固定支架,包括适配于微型泵的电机固定座以及与电机固定座相连且用于将微型泵固定于外部设备上的安装板,该安装板和电机固定座为注塑一体成型的刚性件;所述安装板包括与外部设备相连接的平直部、与电机固定座相连接的固连部以及位于平直部和固连部之间且用于降噪的拱形部,其中拱形部的厚度薄于平直部,固连部的底面高于平直部的底面使固连部悬空。微型泵的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带动电机固定座一同震动,震动传递至安装板,电机固定座和安装板采用刚性材料注塑一体成型,可满足微型泵的强度要求的同时利用减薄后的安装板拱形部来吸收震动从而降低噪声;同时固连部的底面高于平直部的底面使固连部悬空从而隔绝微型泵和外部设备,避免震动过程中固定支架带动微型泵来回拍打外部设备从而产生噪声。
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侧壁上固连有一对用于连接安装板固连部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安装板和电机固定座为注塑一体成型的刚性件。利用连接板将电机固定座和安装板相连接,电机固定座、安装板和连接板采用刚性材料三者注塑一体成型,使其固定支架整体刚度满足微型泵的强度要求,同时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采购和装配,降低整个产品成本,便于微型泵的市场推广。
再者,所述刚性件为刚性ABS件、刚性POM件或刚性PP件。
进一步,所述拱形部的厚度为0.8~1.5mm。利用削薄拱形部的厚度使得拱形部具有一定的韧性,使得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拱形部可吸收一部分震动能量,从而降低噪声等功能;拱形部的厚度不能过大,否则结构近似刚体,无法吸收噪声,同样拱形部的厚度不能过薄,否则刚性不足,在应力集中处强度无法满足,固定支架容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微型泵的高度为60~100mm。
再者,所述微型泵的重量小于200g。本实用新型仅适用于重量小于200g和高度为60~100mm的微型泵,若泵的结构过大或过重,则固定支架的结构无法同时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和吸收噪声要求。
进一步,所述拱形部的应力集中处设有用于吸收应力的加强肋。
优选的,所述拱形部的应力集中处为拱形部的最高点。本实用新型在拱形部上增设加强肋吸收拱形部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同时加强拱形部应力集中处的强度使其满足刚性支架的强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6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