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和手动磨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84066.5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2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01 | 分类号: | B24B5/01;B24B5/35;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 地址: | 2018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磨削 加工 顶尖 手动 磨床 | ||
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包括装配部、固定部和对刀环。装配部可安装到机械设备上,具有一条纵向轴线,固定部设置于装配部的一端,包括一个先端,作用于工件的端面的中心,实施固定。对刀环包括外缘和内缘,内缘单独或同时与装配部外壁和固定部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顶尖,利于砂轮对工件加工基准位置的确定,在实际生产中可减少50%以上的工件/砂轮对刀次数,大大提高了手动外圆磨床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加工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实施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装配于外圆磨床上,提高外圆磨削的加工效率。
背景技术
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其使用最为广泛,能对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外表面及轴肩端面等实施磨削加工的设备。
在磨削加工时,为了对轴类工件进行固定,通常在其两端的中心处(即端面的几何中心,通常位于或接近工件的轴线)施加作用力,夹持住工件以便于加工。实施此类夹持固定的部件即为顶尖。在自动外圆磨床上,工件被夹持后,一般通过机床驱动探针/视觉/电磁检测等方式自动检测工件的长度和直径等尺寸(即自动对刀)后进行加工。其通过这些自动测量方式实现自动对刀技术方案复杂且硬件成本高,一般都配合数控系统全自动使用。一方面这种设备的售价高,且培训没有相关数控操作技能的操作工掌握此项技能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亦高。
与自动化设备相比,手动外圆磨床一般基于成本考虑就不再关注对刀问题,通过工件碰触砂轮的手工接触方式实现对刀,即确定磨削加工的起始基准位置。每实施一次加工就要对刀一次,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用于手动外圆磨床,减少对刀的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用于手动外圆磨床,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外圆磨床,装配实施对刀的顶尖,减少手动对刀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外圆磨床,装配实施对刀的顶尖,提高加工效率。
工件应当理解为制造成品的一种材料,其材质如:但不限于PCD、CBN、硬质合金、陶瓷和金属陶瓷等,其形态如:但不限于球状、柱状、锥状、板状、块状等各类形状。
对刀是指在数控系统坐标系中设定一个加工基准点,后续加工都是基于这个基准点实施,通过把这个基准点对准被加工零件上的对应位置可以准确把坯料加工成所需的造型,形成功能部位,比如:前刀面、前角、后刀面、后角、芯厚、刃宽比、排屑槽、槽底圆弧、螺旋角和刃倾角等。
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包括:
装配部,其可安装到机械设备上,具有一条纵向轴线;
固定部,其设置于装配部的一端,包括一个先端,作用于工件的端面的中心,实施固定;
对刀环,其包括外缘和内缘,内缘单独或同时与装配部外壁和固定部外壁接触。
一种对刀环内缘的实施方式,即其围设成装配孔,装配孔的边缘单独或同时与装配部外壁和固定部外壁碰触。
另一种对刀环内缘的实施方式,即内缘单独或同时与装配部外壁和固定部外壁连接,连接处不设置间隙。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在材料上形成装配部、固定部和对刀环等。
另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其具有对刀环,对刀环上设置装配孔,装配孔中心位于或接近对刀环的轴线。
另一种用于外圆磨削加工的顶尖,其具有对刀环,对刀环的外径大于装配部的外径和固定部的外径,优先选择,对刀环的外径与固定部的外径之比大于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4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安全型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模具设计制造用精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