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进铅机构及削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3965.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象文化(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23/02 | 分类号: | B43L23/02;B43L23/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张杏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机构 削笔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自动进铅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一对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转动设有第一齿轮及送笔胶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增设一对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固定架上沿进笔方向转动设置有蜗杆,蜗杆与第三齿轮啮合,蜗杆沿轴向设有通孔,蜗杆连接有动力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噪音大,不能自动进铅、自动削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自动进铅机构及削笔机。
背景技术
削笔机是常见的一种文化用品,传统削笔机在使用时需使用者将铅笔用力插进削笔机,并手动通过摇柄来旋转刀架对铅笔笔头进行刨削,现有一些自动削笔机,包括固定架、轮轴及转盘,转盘表面有凹槽,轮轴上设有齿轮及胶轮,凹槽可以与齿轮相啮合,转盘与下方刀架连接,刀架由摇柄手动驱动,从而带动轮轴旋转,借助胶轮与铅笔间的摩擦力将铅笔送进削笔机,这种削笔机仍然需要使用者手动驱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进铅,并且因为转盘的直径与厚度比较大,故此种结构空转时噪音较大,同时,胶轮的弹性力有限,削笔机无法刨削不同粗细的铅笔,加工对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亟需一种能自动进铅,自动削笔,且能适配不同直径铅笔的削笔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自动进铅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噪音大,不能自动进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进铅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一对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转动设有第一齿轮及送笔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增设一对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架上沿进笔方向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蜗杆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蜗杆连接有动力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导槽,所述第一连接轴滑动设置于所述导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拉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触发开关。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设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触发开关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动力装置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均与所述触发开关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触发开关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开关上设有触发折板,所述第二弹簧将所述触发折板下压或复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送笔胶轮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送笔胶轮同轴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刀架与电机,所述刀架连接于所述蜗杆端部,所述刀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还提出了削笔机,包括削笔机构,还包括自动进铅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铅笔从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隙进入进铅机构,两滑块被铅笔挤压向两侧滑动,第二弹簧被压缩并下压触发折板,触发开关控制电机开启,电机驱动刀架从而带动蜗杆旋转,蜗杆与第三齿轮啮合,带动同轴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带动同轴的送笔胶轮向进铅方向旋转,铅笔进入两送笔胶轮之间的空隙,借助送笔胶轮与铅笔之间的摩擦力将铅笔向下推进,经过蜗杆上的通孔进入下方的刀架,由滚刀进行刨削,实现自动进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象文化(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优象文化(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39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衣架拉杆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削笔机顶铅机构及削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