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83588.3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4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竹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 地址: | 618299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急诊科 内科 吸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包括颈枕以及一对挂耳,一挂耳通过一弹性带与颈枕连接,一对挂耳包括左挂耳和右挂耳,右挂耳上固定有鼻吸管和嘴吸管,左挂耳上固定有吸痰管。能够将吸氧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内科的伤患者在治疗时经常需要使用到吸氧装置,来改善患者脆弱的氧气供应功能,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吸氧和循环负担。
传统的吸氧装置一般为面罩式或者鼻腔塞入式结构,面罩式需要将氧气罩固定在患者面部,对患者面部产生压迫,引起患者不适;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有的患者适合通过鼻呼吸,有的患者适合通过口呼吸,传统的吸氧装置无法满足不同需求的患者。
当患者呼吸道有痰影响到吸氧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公开号为CN21138325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将吸痰管与吸氧装置一体设计,实现了在患者吸氧的同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的功能。
但是,这种吸氧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的效果不好,容易脱落,患者使用的舒适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其能够将吸氧装置固定在患者头部,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包括颈枕以及一对挂耳,一挂耳通过一弹性带与颈枕连接,一对挂耳包括左挂耳和右挂耳,右挂耳上固定有鼻吸管和嘴吸管,左挂耳上固定有吸痰管。
进一步地,右挂耳与弹性带之间固定设置有吸氧盒,吸氧盒上开设有进管口,吸氧盒上与进管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鼻管口和嘴管口;鼻吸管与鼻管口连通,嘴吸管与嘴管口连通。
进一步地,吸氧盒内垂直于气体流通方向设置有活性炭层。
进一步地,左挂耳与弹性带之间固定设置有吸痰盒,吸痰盒上开设有用以穿过吸痰管的吸痰通道。
进一步地,吸痰盒沿垂直于吸痰通道方向开着有滑轨,滑轨内滑动设置有滑轮。
进一步地,颈枕为条状气囊,颈枕上设置有充气口。
进一步地,挂耳表面套设有海绵层。
进一步地,颈枕表面设置有亲肤棉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使用时,将颈枕枕于患者后颈部,将一对挂耳分别挂在患者的左右耳上,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使用鼻吸管还是嘴吸管;使用鼻吸管进行吸氧时,可以同时使用左挂耳上的吸痰管进行吸痰,实现了吸氧的同时进行吸痰;挂耳的设计使得吸氧装置不易从头部滑脱,颈枕使得患者颈部得到足够的支撑,在增加舒适感的同时,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吸氧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急诊科内科用吸氧装置的吸痰盒的剖视图。
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竹市人民医院,未经绵竹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3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烟风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药瓶用旋盖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