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支架结构以及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2442.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鸿贵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13;H01M50/503;H01M50/505;H01M50/28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支架 结构 以及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电池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隔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有电池安装空间;第一框架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第二框架上设有与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以使得电池的两端能够分别安装在第一电池安装位和第二电池安装位。在机械手或者工装夹具的辅助下,将多个电池的第一端按照预设顺序分别安装到第一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上,然后再将第二框架朝第一框架移动,使得多个电池的第二端被安装到第二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上,实现了电池模块的自动化组装,无需人工排列拼凑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依靠电池模块提供动力来驱动的常用代步工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短途出行,常见的具体类型有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平衡独轮车等。电池模块是由多个电池组装在一起形成的,但现有电池模块的组装生产工艺存在着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池支架结构,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隔相对设置,以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有电池安装空间;第一框架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第二框架上设有与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以使得电池的两端能够分别安装在第一电池安装位和第二电池安装位。
这样,在组装电池时,在机械手或者工装夹具的辅助下,将多个电池的第一端按照预设顺序分别安装到第一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上,然后再将第二框架朝第一框架移动,使得多个电池的第二端被安装到第二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上,实现了电池模块的自动化组装,无需人工排列拼凑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池安装位均为形成在第一框架上的第一安装槽,第二电池安装位均为形成在第二框架上的第二安装槽。
这样,电池的第一端通过插入到第一安装槽内,实现了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电池的第二端通过插入到第二安装槽内,实现了安装在第二框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支架结构和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与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和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一一对应;电池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第一电池安装位和第二电池安装位。
这样,在生产组装本电池模块时,在机械手或者工装夹具的辅助下,将多个电池的第一端按照预设顺序分别安装到第一框架上的多个第一电池安装位上,然后再将第二框架朝第一框架移动,使得多个电池的第二端被安装到第二框架上的多个第二电池安装位上,实现了电池模块的自动化组装,无需人工排列拼凑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电池模块的生产成本,提供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上均设有与第一电池安装位相贯通的第一贯通孔,第二框架上均设有与第二电池安装位相贯通的第二贯通孔,以使得当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结构上时,电池的两极能够分别通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与外界相通。
这样,在组装生产时,由于电池的两极分别通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与外界相通,那么焊接机械手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对电池的两极进行焊接做业,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电池连接件,多个电池连接件设置成将多个电池的电极进行电连接,并在电池模块上形成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这样,通过多个电池连接件来将多个电池的电极进行电连接,并在电池模块上形成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使得电池模块可以通过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充电或者放电,同时,由于组装好的电池模块只需要通过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外界进行电传输连接,那么在密封包装时只需将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漏出在外即可,为密封包装提供了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集成电路板,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电连接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鸿贵,未经林鸿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2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儿科诊脉辅助装置
- 下一篇:钢轨在线涡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