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回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8423.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6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惠银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20 | 分类号: | F24T10/2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梁改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地下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回灌设备,包括回灌井、水源热泵组件和储水槽,所述回灌井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回灌管和取水管,所述回灌管和取水管底端均位于回灌井内部,所述回灌管位于回灌井内的一端外表面套接有套管。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回灌管、套管、第一渗水孔、第二渗水孔、电动推拉杆、齿条、转杆、第二锥齿轮和圆齿轮,当取水管进行取水时,电动推拉杆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条与圆齿轮的啮合,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的啮合,从而带动套管在回灌管表面转动,使第一渗水孔和第二渗水孔不再重合,这时候取水管取水时被搅动翻起的砂砾就无法进入回灌管内部,可以有效地防止回灌管堵塞,保证回灌管的渗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回灌设备。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的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然而为了保证地下水资源平衡,换热后的水需要通过回灌设备重新回灌到同一地层中,这就需要在取水井附近挖回灌井。
但是城市中打井数量有限,目前都是将取水井与回灌井同用,即一口井既可以用于取水也可以用于回灌,该井中设有取水管和回灌管,回灌管通常使用花管,花管表面开设有若干渗水孔,便于渗水,而同一口井中也设有取水管,取水管在取水的时候会造成水井中的水源搅动,从而水井中的砂砾会被翻起,砂砾有可能进入回灌管的渗水孔内,从而堵塞回灌管,导致回灌管的渗水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回灌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地下水回灌设备,包括回灌井、水源热泵组件和储水槽,所述回灌井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两侧分别贯穿连接有回灌管和取水管,所述回灌管和取水管底端均位于回灌井内部,所述回灌管位于回灌井内的一端外表面套接有套管,所述回灌管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渗水孔,所述套管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渗水孔,所述套管顶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顶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杆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齿轮,所述顶盖下表面靠近圆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拉杆,所述电动推拉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回灌管顶端与储水槽相连通,所述水源热泵组件出水端与储水槽相连通,所述取水管顶端与水源热泵组件进水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灌管顶端外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套管内侧壁靠近环形凹槽处开设有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与环形凹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条与圆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灌井外侧壁设有若干渗水管,若干所述渗水管表面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渗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取水管的底端设有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套管套接在回灌管表面,且回灌管和套管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渗水孔和第二渗水孔,当取水管进行取水时,通过控制设置的电动推拉杆伸长,齿条会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套管在回灌管表面转动,使第一渗水孔和第二渗水孔不再重合,这时候取水管取水时被搅动翻起的砂砾就无法进入回灌管内部,当进行回灌的时候,再启动电动推拉杆复位带动套筒复位,再进行回灌操作,可以有效地防止回灌管堵塞,保证回灌管的渗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回灌管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惠银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惠银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8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