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麦克风、头戴式耳机以及娱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8422.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张平平;孙旭辉;吴庆乐;蔡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G01N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克风 头戴式 耳机 以及 娱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头戴式耳机以及娱乐设备,涉及气体检测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内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目标气体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由所述麦克风外部进入的气体中所含的丙酮气体的含量,其中,所述电阻型气体传感器为MEMS气敏传感器或基于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通过采用MEMS气敏传感器或基于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来检测丙酮气体,由于MEMS气敏传感器或基于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尺寸小,易于集成且准确性高的优点,从而可以将其集成在麦克风内,并且为选择较小体积的麦克风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该麦克风实现了小体积以及较高准确率的技术目的,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麦克风、头戴式耳机以及娱乐设备。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是指利用被测气体发生的物理或化学效应所释放出的有效信号,从而实现对该种气体进行感知和测量的传感器。按照传感原理不同,主流的气体传感器可分为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气体传感器在新兴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领域的应用突飞猛进,大幅扩展了应用空间,需求量也发生数量级的改变。和其它传感器一样,气体传感器发展的趋势也是微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气体传感器很可能是下一个集成在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的最佳选择。消费应用正在推动新的气体传感器发展,以减少成本、功耗和尺寸,尤其是采用MEMS工艺及纳米技术的解决方案。纳米技术、薄膜技术等新材料制备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体传感器实现新功能及超低功耗提供了条件。利用MEMS工艺帮助实现传感器尺寸小型化,进而研究多气体传感器的集成以实现多功能化。而气体传感器与数字电路的集成则将成为实现智能化的必然途径。因此实现集成于智能终端的途径只能依靠气体传感器的小型化、低功耗及智能化的特点,且此类气体传感器也将成为激活市场的新亮点。
进一步地,气体传感器还可以应用在健康医疗领域。现代医学诊断中也开始发展通过人体呼出的气体来诊断疾病,例如通过呼出气体来诊断哮喘病已经通过美国FDA的认可。很多现代健康医学的研究也表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带有非常多的人体健康信息,人们不但可以通过气体传感器监测平时的口气是否清新,而且可以通过呼出气体的检测来对人体健康进行跟踪和疾病的早期诊断。例如通常在运动时人体会消耗碳水化合物、糖以及脂肪,燃烧脂肪时产生的副产物丙酮会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运动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实时监测运动时身体是否在燃烧脂肪也是未来智能化的趋势。另外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人呼出的丙酮气体含量与其血糖浓度有强关联,可以通过检测病人呼出气体中的丙酮浓度来判断其血糖浓度。如果实现可以随身携带的监测人体呼出气体的系统或者将此功能集成在日常使用的设备里,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麦克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在麦克风内的传感器尺寸较大且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头戴式耳机的娱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所述麦克风内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目标气体的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由所述麦克风外部进入的气体中所含的丙酮气体的含量,其中,所述电阻型气体传感器为MEMS气敏传感器或基于纳米材料的气体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电阻型气体传感器的面积小于5mm2。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电阻型气体传感器至少包括:
第一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与丙酮气体不同的预设气体;
第二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预设气体和所述丙酮气体。
可选地,还包括:
印刷线路板,设置在麦克风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8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线双驱动激光切割机
-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