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7234.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思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2 | 分类号: | G08B21/22;G08B13/19;G08B13/196;G08B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报警 电子 迎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包括壳体、语音播放器、报警器、步进电机、转轴、凸轮、第一固定轴、第一旋转板、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固定轴、第二旋转板、第二红外感应器、透明防护板、红外摄像头,首先由第一红外感应器和第二红外感应器的相互配合,能够在目标从第一红外感应器的检测区域移动到第二红外感应器的检测区域,来表示顾客进入到门店中,方便后续微电脑处理器触发语音播放器进行相应的迎宾语音的播放,其次借助步进电机驱动转轴带动凸轮的结构,亦可对第一红外感应器和第二红外感应器的检测间距进行调控,使其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拓展实用性,最后配合红外摄像头,能够在夜间起到防盗安防目的,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迎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逐渐走上了生活与工业的舞台,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日趋加速,主要包括电脑、电视机、手机、保健设备等等,其中电子迎宾器成为了现代人迎宾与报警的新型工具,在家庭安保、商场迎宾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上述,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迎宾器普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虽然具备了感应迎宾作用,但是无法对检测范围进行调控,因此大大制约了不同场景的使用,同时也无法在夜间起到防盗监控目的。故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包括壳体、语音播放器、报警器、步进电机、转轴、凸轮、第一固定轴、第一旋转板、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固定轴、第二旋转板、第二红外感应器、透明防护板、红外摄像头,所述的语音播放器固设于壳体内部左侧顶端,所述的语音播放器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报警器固设于壳体内部右侧顶端,所述的报警器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固设于壳体前端中部,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转轴固设于步进电机后端,所述的转轴与步进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且所述的转轴与壳体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凸轮固设于转轴外壁,所述的凸轮与转轴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轴固设于壳体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轴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一旋转板套设于第一固定轴外壁,所述的第一旋转板与第一固定轴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红外感应器固设于第一旋转板底部,所述的第一红外感应器与第一旋转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二固定轴固设于壳体内部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固定轴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第二旋转板套设于第二固定轴外壁,所述的第二旋转板与第二固定轴采用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红外感应器固设于第二旋转板底部,所述的第二红外感应器与第二旋转板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透明防护板固设于壳体内部底端,所述的透明防护板与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所述的红外摄像头固设于透明防护板内部中端,所述的红外摄像头与透明防护板采用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部中端上侧还固设有微电脑处理器,所述的微电脑处理器与壳体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微电脑处理器分别与语音播放器、报警器、步进电机、第一红外感应器、第二红外感应器和红外摄像头采用电信号线连接,所述的壳体顶部前后两端还固设有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与壳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和第一旋转板之间还固设有第一弹簧片,所述的第一弹簧片分别与壳体和第一旋转板采用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和第二旋转板之间还固设有第二弹簧片,所述的第二弹簧片分别与壳体和第二旋转板采用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防盗报警式电子迎宾器具有以下优点:
1、首先由第一红外感应器和第二红外感应器的相互配合,能够在目标从第一红外感应器的检测区域移动到第二红外感应器的检测区域,来表示顾客进入到门店中,方便后续微电脑处理器触发语音播放器进行相应的迎宾语音的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思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思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7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高角度保持力的汽车转向管柱
- 下一篇:电动汽车动力电机供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