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7081.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80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5K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卫星 数据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所述信号处理机连接在功率放大机的上端,所述信号处理机的一端分别连接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中继卫星接收端口,所述信号处理机的一侧壁设有用于安装侧门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稳定装置,两侧的所述滑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等距安装有若干组微型的散热风扇,所述安装板上等距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还等距连接有若干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进行改善,增设散热结构对其内部进行散热,有效延长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散热不良而导致的损坏现象,降低了使用成本,连接和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卫星数据链端机产品,大多为了满足军用需求而定制,耐高温性能较差,且仅适用于单一卫星模式,无法很好的适应实际的安装环境和当今的作战需求。因此,申请号为CN201921642018.6的专利,推出了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和功率放大机层叠设置后锁紧固定,二者之间通过供电和控制电缆、北斗卫星射频连接线和中继卫星射频连接线相连,信号处理机与外部控制中心相连;其数据链端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部件拆装方便,将北斗卫星和中继卫星两种模式整合到一个数据链端机结构中,能够根据作战使用需要在两种模式中任意选择。
但是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内部结构元件繁多的端机来说,内部的散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包括信号处理机、功率放大机,所述信号处理机连接在功率放大机的上端,所述信号处理机的一端分别连接有北斗卫星接收端口、中继卫星接收端口,所述信号处理机的一侧壁设有用于安装侧门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稳定装置,两侧的所述滑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等距安装有若干组微型的散热风扇,所述安装板上等距设有若干组通孔,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还等距连接有若干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侧门一侧通过合页铰接在信号处理机上,所述侧门上等距设有若干组散热槽,且散热槽倾斜设置,用于散热排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槽、滑块,所述滑槽开设在开口槽的侧壁上,所述滑块滑接至滑槽中,滑块的另一端连接导杆,导杆连接的连接块吸附在磁铁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导杆、连接块,所述导杆连接在连接块的左端,所述连接块为铸铁连接块,使得滑块位置稳定在滑槽中的一个位置上,一端的连接块吸附在滑槽中的磁铁上,使得若干组散热风扇工作时安装板不会移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槽的一端连接有磁铁,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位于侧门的内侧,且限位块为橡胶限位块,起到防护定位的作用、降噪减震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双模式卫星数据链端机结构进行改善,增设散热结构对其内部进行散热,散热槽用于散热排气,通过拉动限位块和限位杆向外,连接块与磁铁分离,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向外,滑块移出滑槽,便于拆分,也便于安装,连接块与磁铁吸附,导杆的设置增加散热风扇与侧门、内部元件之间的间距,这个间距有利于气体流通,安装板上等距设有若干组通孔用于排气,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起到限位定位的作用且与侧门一侧接触,避免安装板受散热风扇工作的影响而碰撞侧门,有效延长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散热不良而导致的损坏现象,降低了使用成本,连接和拆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7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沥青搅拌机的止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的LED显示屏单元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