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负极切换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72649.6 | 申请日: | 202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9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 地址: | 51600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切换 电路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极切换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中正负极切换电路,通过正负极切换电路内部的开关单元将接口接入的电源正极与电路板正极短接,将接口接入的接地端与接地端短接,形成一种正反输入电压自动转换极性的电路,正负极任意接法都可以正常工作。使得应用正负极切换电路的电子产品正反插都能正常工作,对产品没有任何损坏。无需区分正负极,简化了设计和用户使用,降低了生产的复杂度,提高了生产良率,保护了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电路物理损坏。增强电子产品(或装置)的可靠性,便于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极切换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如穿戴类产品),接入适配器的接口往往仅设置2个外露的金属点,市面常用做法是利用磁铁的极性或机械防呆防止用户反接适配器。但由于每个厂家的充电触点的正负极顺序和布局标准不一,配套的充电线也五花八门。
随着同类产品越来越多,用户有可能混用充电线而导致产品烧毁。尤其是产品工业化印刷线路板空板上件或插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生产测试过程,因没有磁性和机械防呆,更容易因正负极接反导致不良率提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负极切换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充电线反接导致烧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负极切换电路,正负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二开关单元并联;
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接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接口连接,一端接地,输出端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连接;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在第一接口接入电源正极时,导通第一接口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之间的通路,并导通第二接口与接地端之间的通路;
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接口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接口连接,一端接地,输出端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连接;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在第二接口接入电源正极时,导通第二接口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之间的通路,并导通第一接口与接地端之间的通路。
可选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及第三MOS管,其中:
第一MOS管为NMOS管,第三MOS管为PMOS管;
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接口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二接口连接;
第三MOS管的漏极与第一接口连接,源极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连接,栅极与第二接口连接。
可选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MOS管及第四MOS管,其中:
第二MOS管为NMOS管,第四MOS管为PMOS管;
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接口和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源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且接地,漏极与第一接口和第一MOS 管的栅极连接;
第四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源极与电路主板的正极接口连接,漏极分别与第二接口和第三MOS 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正负极切换电路还包括温敏保护电阻,其中:
温敏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接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正负极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2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