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1321.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鑫;钱自进;丁双朋;赵洪辉;陈跃;张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b iot 模块 数据传输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本实用新型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包括NB‑IOT模块、第一隔离电路单元、第二隔离电路单元和MCU,所述MCU分别与第一隔离电路单元和第二隔离电路单元相连,NB‑IOT模块分别与第一隔离电路单元和第二隔离电路单元相连,通过隔离电路单元解决了MCU与NB‑IOT模块相互传输的信号高电平电压不一致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还包括唤醒电路单元,所述唤醒电路单元分别与NB‑IOT模块和MCU相连,利用MCU给NB‑IOT模块传输数据中的第一个高电平唤醒NB‑IOT模块,解决了NB‑IOT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无法接受到MCU传输的数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NB‑IOT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特别涉及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NB-IOT技术具备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和低成本等巨大优势,主要用于智慧养老,智慧校园,智慧公共设施,智慧城市等智能化场景。在市场发展的促进下,NB-IOT的硬件电路设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功能设计体验感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智能终端的设计为厂商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NB-IOT模块选型,加上自身原有的设备对NB-IOT进行相关收发数据控制,以便实现数据通过NB-IOT模块发送至相关云平台及服务器,便于设备的监控与维护。
然而,当MCU的供电电压与选用的NB-IOT模块的供电电压不一样时,MCU与NB-IOT模块相互传输的信号高电平电压不一致,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NB-IOT模块,如果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浪费能源,为了节能,充分利用NB-IOT 模块的休眠功能,使其在非数据收发时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在MCU给NB-IOT模块发送数据时,还需要将其唤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解决MCU与 NB-IOT模块相互传输的信号高电平电压不一致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进一步解决NB-IOT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无法接受到MCU传输的数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NB-IOT模块数据传输控制电路包括 NB-IOT模块、第一隔离电路单元、第二隔离电路单元和MCU,所述MCU分别与第一隔离电路单元和第二隔离电路单元相连,NB-IOT模块分别与第一隔离电路单元和第二隔离电路单元相连。
进一步的,该电路还包括唤醒电路单元,所述唤醒电路单元分别与NB-IOT模块和MCU 相连。
进一步的,唤醒电路单元包括第三PNP三极管、第四NPN三极管、手动开关、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三PNP三极管的基极与MCU的TXD脚相连,第三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PNP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NB-IOT模块的WAKEUP脚和手动开关的一端相连,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手动开关的另一端和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共同连接到NB-IOT模块的电源。
进一步的,第一隔离电路单元包括第一NPN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MCU的TXD脚相连,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到MCU电源,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NB-IOT模块的RXD脚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NB-IOT模块的电源。
进一步的,第二隔离电路单元包括第二NPN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NB-IOT模块的TXD脚相连,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共同连接到NB-IOT模块的电源,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MCU的RXD脚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MCU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13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