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絮凝-电芬顿耦合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0469.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9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蒋东云;陈哲;颜家兴;梁家伟;刘小川;赖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电芬顿 耦合 反应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絮凝‑电芬顿耦合反应器,包括:电絮凝池,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排污口和铁‑石墨电极;电芬顿池,包括第二反应池、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石墨‑石墨电极,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设置于第二反应池上,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口用于将第一出水口排出的污水导入第二反应池,阳极石墨的上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石墨的上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石墨‑石墨电极的下端位于第二反应池内的污水中。将电芬顿池与电絮凝池耦合使用,不需要添加调节pH的药剂即可保持反应池中pH的稳定,省去了药剂的生产、运输、储存和添加环节的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絮凝-电芬顿耦合反应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物法(微生物法、植物法、动物法)、物理法(微滤机法、气浮法、直接过滤法、黏土除藻法、微电解法、紫外光照射法)和化学法(混凝沉淀、氧化法、还原法)。
目前,电芬顿技术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电芬顿反应通过氧气在阴极表面还原生成过氧化氢,与溶液中的二价铁催化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无选择性的强氧化能力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与传统的药剂芬顿法相比,电芬顿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第一,可原位生成过氧化氢,避免了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氧化氢时可产生的危险;第二,控制参数仅有电压和电流,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电絮凝技术将金属铁或者铝作为牺牲阳极,接入电路后,阳极通电溶出的金属离子在水中形成羟基水合物胶体,而羟基水合物胶体通过静电吸附或者网补作用将水中的污染物捕获并聚集,使水中的悬浮物易于与水中分离。电絮凝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技术、化学絮凝技术和气浮技术,实现了较短的电解时间内高效地去除污染物。
目前,通过电絮凝和电芬顿联用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由于电芬顿技术对 pH要求比较高,在电芬顿反应过程中,需要向反应池中不断添加调节pH的药剂,才能使反应池中的pH保持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絮凝-电芬顿耦合反应器,不需要添加调节pH的药剂即可保持反应池中pH 的稳定,省去了药剂的生产、运输、储存和添加环节的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絮凝-电芬顿耦合反应器,包括:电絮凝机构,包括第一反应池、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排污口和铁-石墨电极,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池上,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将污水导入所述第一反应池,铁电极的上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连接,石墨电极的上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铁-石墨电极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反应内的污水中,铁电极用于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和亚铁离子,所述氢氧化铁用于与污水中的污染物生成絮凝沉降物,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含有亚铁离子的污水,所述排污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池的底部,所述排污口用于排出絮凝沉降物;电芬顿机构,包括第二反应池、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石墨-石墨电极,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池上,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用于将含有亚铁离子的污水导入所述第二反应池,阳极石墨的上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石墨的上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石墨-石墨电极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反应池内的污水中,所述阴极石墨用于原位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用于与亚铁离子构成芬顿试剂,芬顿试剂用于处理污水并生成OH-,所述阳极石墨用于电解水产生H+,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于排出由所述芬顿试剂处理后的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0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心臂式汽车车门锁芯连接装置
- 下一篇:连续流反应设备和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