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9977.0 | 申请日: | 202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腾;王正涛;林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外部 门把手 开启 行程 限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把手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固定在车门把手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扭簧(2)、销轴(3)、卡夹(4)、配重块(5)和拉杆(6),支架(1)的一端连接销轴(3)的顶端,支架(1)连接销轴(3)顶端的一端还固定卡夹(4),支架(1)的下方设有卡槽(11),配重块(5)的内端套设在销轴(3)的上部,扭簧(2)套设在销轴(3)上,扭簧(2)的一端抵住配重块(5),扭簧(2)的另一端抵住卡槽(11),拉杆(6)的内端通过卡夹(4)和支架(1)固定。本实用新型稳定性好,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把手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外部的车门把手中,对行程的限制结构比较单一,无法稳定解决解锁行程问题,造成开启和锁闭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操作方便的汽车把手附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固定在车门把手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扭簧、销轴、卡夹、配重块和拉杆,
支架的一端连接销轴的顶端,支架连接销轴顶端的一端还固定卡夹,支架的下方设有卡槽,配重块的内端套设在销轴的上部,扭簧套设在销轴上,扭簧的一端抵住配重块,扭簧的另一端抵住卡槽,拉杆的内端通过卡夹和支架固定。
所述的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其特征是:拉杆的外端至销轴的距离是配重块外端至销轴距离的1.5~3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A区域在拉杆接触锁块解锁过程中绕配重块连接的销轴旋转,旋转过程中对拉杆末端增加限位,在开启过程中拉杆受到如箭头a所示方向的锁块解锁方向反方向的作用力(绿色箭头)向如箭头b所示方向向后变形(黄色箭头)。中途因限位结构即A区域的存在,使得变形位移可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重块增加限位结构,对拉杆结构的限位由原来的一处增加到两处,使得拉杆在受到锁块反冲力后有限位机构支撑,从而降低开启行程损失。可有效改进外部门把手系统解锁行程的稳定性,优化车门开启;此外还可省去额外附加零件带来的限制作用,节省零件开发与装配的费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外部把手系统的拉杆解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配重块的上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限位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机动车外部门把手的开启行程限位装置,包括支架1、扭簧2、销轴3、卡夹4、配重块5和拉杆6,如图1~图3所示,具体结构是:
支架1固定在车门把手上,支架1的一端连接销轴3的顶端,支架1连接销轴3顶端的一端还固定卡夹4,支架1的下方设有卡槽11,配重块5的内端套设在销轴3的上部,扭簧2套设在销轴3上,扭簧2的一端抵住配重块5,扭簧2的另一端抵住卡槽11,拉杆6的内端通过卡夹4和支架1固定。
拉杆6的外端至销轴3的距离是配重块5外端至销轴3距离的1.5~3倍,本本实施例取2倍。
本实施例使用时,图1是从车门门板的内侧所观察到的本实施例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配重块的上限位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A区域为起限位作用的结构处。如图3所示:B区域即起限位作用的结构处在拉杆6接触锁块解锁过程中绕配重块5连接的销轴3旋转,旋转过程中对拉杆6末端增加限位,在开启过程中拉杆6受到如箭头a所示方向的锁块解锁方向反方向的作用力向如箭头b所示方向向后变形。中途因限位结构即B区域的存在,使得变形位移可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霍富汽车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9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器双射按键模具
- 下一篇:用于双射模具的浮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