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同心圆柱网状多电极电化学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8155.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5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旭彪;曹莹;邵鹏辉;罗贤新;周小钰;杨利明;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处理 电镀 废水 同心 圆柱 网状 电极 电化学 反应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同心圆柱网状多电极电化学反应装置,涉及一种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电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时阳极材料消耗大、电极易钝化而失效,反应器装置维修复杂,能耗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网状阴阳极筒围成同心圆形状,从中心的穿孔进水管进水,侧壁出水,形成同心圆筒状电化学反应器,应用于电镀废水的处理,可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效率、操作简单、灵活应用,并可回收金属镍等具有附加值的金属。本实用新型在电镀废水难以处理、能耗大,维修复杂的背景下,能够实现简单易操作、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而且结构简单、易扩建、投资小、后期易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电化学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镀工业发展迅速,废水排放量大。由于现有的电镀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利用率低,因此排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有机物。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很难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排放到环境中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电镀废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因此改善现有处理工艺,优化工艺运行条件,是电镀行业需要执行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电化学法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电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有诸多优势:首先,减少了氧化剂和絮凝剂等化学试剂的使用;其次,可以单独用于回收重金属,也可以和其它方法相结合形成联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第三,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不会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最后,电化学法处理采用的装置体积小,节省空间,操作简单,便于控制。因此,电化学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己成为相当活跃的研宄领域,备受国内外关注。然而,在使用电化学法时,阳极材料消耗大、电极易钝化而失效,传统电化学反应器装置维修复杂。此外,当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较低时,由于传统的平板二维电极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单位槽体处理量小,尤其是在电导率低时,电流效率很低,再加上电耗较大,导致能耗大、成本高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电化学反应器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电镀废水处理方法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电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时阳极材料消耗大、电极易钝化而失效,反应器装置维修复杂,能耗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同心圆柱网状多电极电化学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同心圆柱网状多电极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由反应器本体1、第一网状阳极筒2、网状阴极筒3、第二网状阳极筒4、穿孔进水管5、排空管6、出水管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9、电源和蠕动泵组成;
所述的反应器本体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的穿孔进水管5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在侧壁上均匀布置多个出水孔5-1;所述的穿孔进水管5竖直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内部的底面圆心处;所述的穿孔进水管5的进水端设置蠕动泵;
所述的第一网状阳极筒2、网状阴极筒3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侧壁均为网状结构;第一网状阳极筒2、网状阴极筒3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的半径依次减小;所述的穿孔进水管5的半径小于第二网状阳极筒4的半径,所述的第一网状阳极筒2的半径小于反应器本体1的半径;所述的第一网状阳极筒2、网状阴极筒3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均固定在反应器本体1内部的底面上,且穿孔进水管5、第一网状阳极筒2、网状阴极筒3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同心布置,网状阴极筒3设置在第一网状阳极筒2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之间;所述的第一网状阳极筒2和第二网状阳极筒4均连接到电源的正极,网状阴极筒3连接到电源的负极,电源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的外部;
所述的排空管6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侧壁上,排空管6上设置第二阀门9,第二阀门9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的外部,排空管6的进水口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与第一网状阳极筒2之间;
所述的出水管7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的顶部侧壁上,出水管7上设置第一阀门8,出水管7的进水口设置在反应器本体1与第一网状阳极筒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8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除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学发光仪器的废液排放及吹干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