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7353.5 | 申请日: | 202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优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49/00;G06K7/10;H04K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邹仕娟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射频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包括射频识别装置和输送装置,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龙门架式壳体,输送装置穿过壳体用于输送电表转运箱,壳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壳体内设置有RFID射频识别模块,壳体上于进口以及出口处均设有上壳体门、下壳体门和驱动壳体门驱动机构。壳体上于进口及出口的上方均设置有遮挡板,上壳体门位于遮挡板的内侧,上壳体门的内侧面上设有上屏蔽板;下壳体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下屏蔽板,壳体上于下壳体门的内侧间隔并相对设置有内屏蔽板。上壳体门位于遮挡板内侧,当上壳体门下移时,上方依然由遮挡板进行屏蔽,下壳体门上移时,下方通过内屏蔽板进行遮挡屏蔽,能够保证对壳体内部的RFID射频识别模块进行有效屏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扫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表转运用的RFID射频扫码设备。
背景技术
电表在存取时均需要对其进行记录,传统方式是通过人工搬运电表,以及由人工进行记录存放的每个电表的信息,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及纰漏。目前,出现了智能识别设备,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电表,并且在输送带上设置有扫码识别设备对电能表进行信息识别。为了避免外部的干扰,在扫码识别设备的进出口均会设置有壳体门,以屏蔽外界对壳体内部的射频识别模块的干扰。现有的扫码识别设备,包括射频识别装置和输送装置,射频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口和出口,输送装置用于输送装有多个电表的转运箱,壳体内设置有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各电表上设置的电子标签的信息,壳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上壳体门和下壳体门,上壳体门和下壳体门通过传送带驱动同时上下运动,实现进壳体的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但是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下壳体门在关闭进口或出口时会在下端空出间隙,不能完全屏蔽壳体内的射频识别模块,屏蔽效果差,导致读取的数据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下壳体门无法完全屏蔽壳体内的射频识别模块导致屏蔽效果差、读取数据存在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包括射频识别装置和输送装置,射频识别装置包括龙门架式壳体,输送装置穿过壳体用于输送电表转运箱,壳体具有进口和出口,壳体内设置有RFID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读取各电表上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壳体上于进口以及出口处均设置有上壳体门、下壳体门和驱动上、下壳体门能够相对和相背运动的壳体门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于进口及出口的上方均设置有遮挡板,上壳体门位于遮挡板的内侧,上壳体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由屏蔽材料制成的上屏蔽板;下壳体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下屏蔽板,壳体上于下壳体门的内侧间隔并相对设置有内屏蔽板。
所述上壳体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感应片,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感应片对应的第一光电开关以限制上壳体门的向上最大行程。
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二感应片,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感应片对应的第二光电开关以限制上壳体门的向下最大行程。
所述输送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电表转运箱对应的防撞板。
所述输送装置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用于使电表转运箱居中的对中结构。
所述对中结构包括相对设置于输送装置的框架内侧面上的一对梯形块,两个梯形块的小端相对设置,各梯形的腰板形成导向板。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位于壳体内的中部输送段和位于中部输送段两端并与之间隔的端部输送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壳体门位于遮挡板内侧,当上壳体门下移时,上方依然由遮挡板进行屏蔽,下壳体门上移时,下方通过内屏蔽板进行遮挡屏蔽,能够保证壳体的进口以及出口在上、下壳体门闭合时对壳体内部的RFID射频识别模块进行有效屏蔽,有效避免壳体外界信号的干扰,保证信息读取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FID射频扫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优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优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73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烟夹装烟间距的装置
- 下一篇:机械支撑调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