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5902.5 | 申请日: | 2021-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6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艳;孙语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艳;孙语涵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廓 磁力 夹具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其包括位于耳廓前面的前夹片以及位于耳廓后面的后夹片,所述前夹片和后夹片在磁力的作用下磁吸在术后部位的前后两面,并且,所述前夹片以及后夹片与术后部位相对的前、后两侧上分别形成有与耳廓形状以及术后部位相适配的模面。本实用新型的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能以磁力作用磁吸在术后部位两侧的前夹片以及后夹片,以及位于前夹片和后夹片的内侧面与术后部位皮肤之间、由模塑材料形成的与术后部位形态相适配的模面,实现了对耳廓术后的准确部位施加适中且均匀的持久压力,且便于随时摘取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与耳廓成型术的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廓假性囊肿手术后以及耳廓成型手术后,通常需要给术后耳廓持续加压固定包扎数天,以使耳廓前后面软骨与组织贴合固定,防止组织间渗液以及组织移位,以促进伤口愈合。目前,通常采用石膏固定术和绷带进行加压包扎。然而,此类包扎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其中,采用石膏固定术的缺陷在于:耳廓为身体末端,不易固定,而石膏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并且,由于身体活动等原因,采用石膏固定后,其往往会在2-3天内后发生移位,硌破皮肤或脱落。导致需要多次拆除并重新打石膏的操作。而采用绷带加压固定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需要缠裹头部,由于耳前面为凹凸不规则形态,因而导致难以做到患处压力到位;此外,该加压包扎需1-2周的过程,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夜不能寐;另外,加压包扎过程中,绷带往往易松动,通常需要每1-3天换药1次,换药时需将棉球反复取出和填入耳廓前面凹窝内,为耳廓塑性,而这极易造成组织瓣移位。此外,上述两种方式,均不利于随时观察耳廓血运及其他病情变化,导致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其能对耳廓术后的准确部位施加适中且均匀的持久压力,且便于随时摘取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及进行换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廓磁力模塑夹具组件,其包括位于耳廓前面的前夹片以及位于耳廓后面的后夹片,所述前夹片和后夹片在磁力的作用下磁吸在术后部位的前后两侧,并且,所述前夹片以及后夹片的与术后部位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形成有与耳廓形状以及术后部位相适配的模面。
进一步地:所述模面由医用模塑材料固化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术后部位的皮肤上涂有分离剂。
进一步地:所述耳廓磁力模塑组件还包括在磁力作用下分别与前夹片或后夹片磁吸连接在一起的磁力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术后部位的界线的外侧标记有至少两条外定位标记,所述前夹片和/或后夹片的、与术后部位相对的外侧面上标记有与所述外定位标记对齐定位的内定位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耳廓磁力模塑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后夹片和前夹片的固定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夹片为磁铁片,所述后夹片为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夹片为铁片,所述后夹片为磁铁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夹片和后夹片是一对具有相反极性的磁铁片。
优选的是:所述前夹片和后夹片具有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艳;孙语涵,未经陈丽艳;孙语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5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