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鞘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4744.1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程华胜;梅莹;沈磊;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鞘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鞘管,所述鞘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段、可调弯段、末端弯段和手把,其中,所述手把连接于所述主体段近端,所述手把包括第一控弯件,所述第一控弯件与所述可调弯段相连接,并用于改变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且当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发生变化时,所述可调弯段自初始状态向控弯状态变化形成第一弯形平面,所述末端弯段保持弯曲形成第二弯形平面,所述第一弯形平面与所述第二弯形平面成角度设置。由于所述鞘管的可调弯段和末端弯段所形成的弯形平面互成角度,因此,两者结合起来可形成“S形”立体弯鞘,便于配合导管到达例如室间隔等难以到达的部位,大大提高了手术操作的效率及到位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鞘管。
背景技术
介入消融手术是心律失常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器械涉及导管和鞘管。鞘管需在手术过程中为导管提供通路,减少术中失血。在影像指导下,鞘管引导导管抵达病灶。在进入体内时扩张器和鞘管配合使用,抵达病灶后,扩张器抽出,将导管插入鞘管,从而鞘管和导管一起到达心脏不同部位,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提供中的鞘管,由于跨三尖瓣或二尖瓣,存在一些部位(例如室间隔)可能无法配合导管到达,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与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鞘管,以解决现有鞘管无法配合导管到达一些部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鞘管,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段、可调弯段、末端弯段和手把,其中,所述手把连接于所述主体段近端,所述手把包括第一控弯件,所述第一控弯件与所述可调弯段相连接,并用于改变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且当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发生变化时,所述可调弯段自初始状态向控弯状态变化形成第一弯形平面,所述末端弯段保持弯曲形成第二弯形平面,所述第一弯形平面和所述第二弯形平面成角度布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第一弯形平面与所述第二弯形平面所成角度的范围为60°到90°,所述末端弯段的长度范围为30mm-40mm。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当所述可调弯段处于所述控弯状态时,所述末端弯段、所述可调弯段以及所述主体段形成S形立体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鞘管还包括第一牵引丝,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贯穿出所述主体段的内腔,远端固定于所述可调弯段中,所述第一牵引丝用于通过移动改变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可调弯段随着所述第一牵引丝的移动方向的变化在所述第一弯形平面上选择相对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弯曲。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第一控弯件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相连,用于通过滑动或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牵引丝在所述可调弯段内的移动,以改变所述可调弯段的弯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末端弯段的弯形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末端弯段的弯形可控,所述鞘管还包括第二牵引丝,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近端贯穿出所述主体段的内腔,远端固定于所述末端弯段中,所述第二牵引丝用于改变所述末端弯段的弯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鞘管中,所述手把包括第二控弯件,所述第二控弯件与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近端相连,用于通过滑动或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牵引丝在所述可调弯段内的移动,以改变所述末端弯段的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4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