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4700.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飞;余泽茂;张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宏科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B64C27/08;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耿猛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撞型 无人机 多目标 识别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部两侧安装有横梁,且横梁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安设有螺旋桨,且连接杆的外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末端连接有L形防护网,且L形防护网的底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机体的正面中央设置有显示屏,且机体的底面中央安装有多目标识别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信号接收杆、电动推杆以及信号传感器,无人机在飞行途中,飞行角度不断调整后,会对信号接收产生影响,此时信号传感器会自发启动电动推杆,进而能够带着信号接收杆绕着第一铰链转动,确保信号接收杆始终能够捕捉到最佳信号,此举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的信号接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无人驾驶技术越发完善,如今我们能够借助无人机来处理许多事情,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1922416596.4中公开的一种无人机识别装置,该无人机识别装置,虽然能够实现通过设置的球头、球座、连接杆等构件,可以通过齿环的转动以及电液推杆的伸长或缩短,使连接杆通过球头和球座转动,从而使识别探头可以多角度转动,无需无人机转动即可增加无人机的识别范围,增加无人机的航行与识别效果,但是,该无人机识别装置具有不能根据无人机飞行角度的变化调节信号接收杆的角度,信号接收能力较弱,防撞能力较弱,遇到障碍物时,无人机的机体容易受到损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无人机的信号接收能力,可以提高无人机的防撞能力,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型无人机多目标识别仪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部两侧安装有横梁,且横梁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安设有螺旋桨,且连接杆的外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末端连接有L形防护网,且L形防护网的底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机体的正面中央设置有显示屏,且机体的底面中央安装有多目标识别摄像头,所述机体的底面边缘连接有第一磁力框,且第一磁力框的底部连接有透明伸缩护套,所述第一磁力框通过透明伸缩护套连接有第二磁力框,所述机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信号传感器,且机体的外部两侧安装有第一铰链,所述机体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有信号接收杆,且信号接收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铰链,所述信号接收杆通过第二铰链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横梁的底部两侧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底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显示屏呈矩形内嵌于机体的正面中央,所述螺旋桨关于机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进一步而言,所述L形防护网与横梁之间通过滑块构成移动结构,且滑块的底部与横梁的顶部贴合紧密。
进一步而言,所述L形防护网与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构成弹力结构,且L形防护网关于机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磁力框与第二磁力框之间通过透明伸缩护套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磁力框的底面磁性与第二磁力框的顶面磁性相反。
进一步而言,所述信号接收杆与机体之间为转动连接,且信号接收杆、电动推杆以及信号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信号接收杆、电动推杆以及信号传感器,无人机在飞行途中,飞行角度不断调整后,会对信号接收产生影响,此时信号传感器会自发启动电动推杆,进而能够带着信号接收杆绕着第一铰链转动,确保信号接收杆始终能够捕捉到最佳信号,此举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的信号接收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宏科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宏科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47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