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即热式水龙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4129.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传书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421002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即热式 水龙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即热式水龙头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水龙头以及连通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连接管,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隙处安装有电磁加热组件,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圈结构和包覆在电磁线圈结构外部的绝缘保护层,采用本技术方案,绝缘保护层对电磁线圈结构起到绝缘防护作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电磁加热组件通电时分别受到电磁线圈结构的磁场作用产生电磁感应加热,使得两个管体本身在涡流作用下高效发热使水升温,从而达到双面加热的效果,增大加热传导面积,热水能量利用率高,提高热效率,而且这种磁感应加热形式是不与水产生接触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即热式水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方面的安全与健康要求逐渐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通过水龙头使用热水,尤其是在需要大量使用热水的情况想,比如在清洗碗碟时,一般的水龙头不能提供热水,这样使用不方便,又或者是水龙头外接热水,安装使用较为麻烦。
而目前,家庭用水龙头的产生热水方式主要采用燃气或电热丝加热,像传统用的电热丝加热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该电热丝作用是在通电后发热,它往往是与水箱中的水接触导热,易锈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并且经过理论和实践证明,电阻丝加热热效率低于电磁加热,在采用燃气或电热丝加热时需等待热水时间较长,这样容易造成热水能量利用率低,能量损耗高,以及随着热水使用,水温不断降低,需要反复加热以维持温度,热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龙头产生热水方式主要采用燃气或电热丝加热,易造成热水能量利用率低,能量损耗高,热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即热式水龙头装置,包括:
管路结构,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一管体的连接管,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隙;
电磁加热组件,相适配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隙处,其包括电磁线圈结构和包覆在所述电磁线圈结构外部的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侧壁间接或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所述电磁加热组件通电时分别受到所述电磁线圈结构的磁场作用产生电磁感应加热;
水龙头,与所述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隔成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通过间隔错开设置在多个分隔板上的多个过水孔依次实现首尾接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腔体在所述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内相连形成连续折弯延伸的的流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水龙头连接所述出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空隙为形成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方形空间,所述绝缘保护层和电磁线圈结构相匹配容纳在所述方形空间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对的两侧壁为弧形面,所述安装空隙为形成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圆弧空间,所述绝缘保护层和电磁线圈结构相匹配容纳在所述方形空间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保护层由陶瓷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由导磁金属材质一体结构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传书,未经周传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4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