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电池壳体打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3776.X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9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康;彭鹏;周婷婷;桂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壳体 打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壳体打压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压板、锁紧件和加压气体导管;压板设置在底座和锁紧件之间;支撑杆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套设在压板上并伸出至压板另一侧与锁紧件固定连接;压板内设置有导气孔;加压气体导管与导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先将锂电池壳体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压板套在支撑杆上,并用锁紧件通过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对压板提供压力,进而将锂电池壳体夹在底座和压板之间,再通过导气孔将加压气体导管里的加压气体注入锂电池壳体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可以应用不同尺寸的锂电池壳体的打压,极大提高打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电池壳体打压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壳体为了验证耐压强度,需要开孔进行打压。目前的壳体打压一般是开孔,然后用胶水密封,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可重复,所以成本也高。因此开发出一款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可以应用不同尺寸的方形锂电池壳体打压结构壳体极大提高打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锂电池壳体打压操作速度慢、不可重复导致打压效率低下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新型锂电池壳体打压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压板、锁紧件和加压气体导管;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和锁紧件之间;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压板上并伸出至所述压板另一侧与所述锁紧件固定连接;
所述压板内设置有导气孔;
所述加压气体导管与所述导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先将锂电池壳体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压板套在支撑杆上,并用锁紧件通过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对压板提供压力,进而将锂电池壳体夹在底座和压板之间,再通过导气孔将加压气体导管里的加压气体注入锂电池壳体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可以应用不同尺寸的锂电池壳体的打压,极大提高打压效率。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螺杆结构。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蝶形螺母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和锁紧件均设置有两组;由于支撑杆和锁紧件相互配合的螺杆、螺母结构,使得压板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重复使用。
优选地,在所述压板上且位于所述导气孔底部设置有导向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为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梯形筒结构,且所述导向结构大口一端与所述导气孔底部连接;通过在压板底部设置有梯形筒结构的导向结构,可起到引导锂电池壳体开孔位置的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导向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条;通过在密封圈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条,起到固定壳体和引导壳体位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先将锂电池壳体放置在底座上,然后将压板套在支撑杆上,并用锁紧件通过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杆对压板提供压力,进而将锂电池壳体夹在底座和压板之间,再通过导气孔将加压气体导管里的加压气体注入锂电池壳体中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且可以应用不同尺寸的锂电池壳体的打压,极大提高打压效率。
2、由于支撑杆和锁紧件相互配合的螺杆、螺母结构,使得压板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重复使用。
3、通过在压板底部设置有梯形筒结构的导向结构,可起到引导锂电池壳体开孔位置的作用。
4、通过在密封圈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条,起到固定壳体和引导壳体位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3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集中供电照明系统
- 下一篇:全地形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