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0830.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6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霄霄;郭庆凯;任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皮肤科 离子 治疗 笔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包括触笔本体,所述触笔本体的头部安装有触针,还包括由透明硬塑料或玻璃制成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一端同轴连接有弹性胶套,限位管可通过弹性胶套同轴固定套装到触笔本体上;限位管靠近触针的端部沿限位管的轴向开设有第一观察槽,第一观察槽一直延伸至弹性胶套处。该触笔头结构利用限位管对触针伸入皮肤切口的深度进行限制,防止触针过深伸入皮肤以避免过渡灼伤性治疗,利于医生操作,保障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电离子治疗仪可用于如下皮肤科常见病治疗:雀斑、各类色素痣、扁平疣、寻常疣、跖疣、尖锐湿疣、皮肤赘生物、睑黄瘤、毛发上皮瘤、疣状痣、皮脂腺痣、汗腺瘤、汗管瘤、老年斑、先天性色素斑、出血性肉芽肿、皮角、酒糟鼻、去纹身、去纹眉、溃疡面腐肉清除、鸡眼、某些疤痕的修复等,具有出血少,创口小的优点。目前在大型的医院逐步被采用。
现有的电离子治疗仪所使用的触笔头部安装有一根触针,触针与触笔采用固定的连接结构。使用时,医生手持触笔并利用触针压向需要治疗的皮肤点位上。由于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质情况不同,不同人的皮质情况也不同。触针治疗皮肤时可在几秒钟内产生100°左右的高温,从而使皮肤冰粒组织发生凝固、萎缩以及坏死。因此医生在操作时需要对触针接触皮肤时的按压力度进行控制,尤其是精准控制触针与在治疗时进入皮肤的深度,否则会极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这就导致医生在操作时需要非常的小心,操作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包括触笔本体,所述触笔本体的头部安装有触针,还包括由透明硬塑料或玻璃制成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一端同轴连接有弹性胶套,限位管可通过弹性胶套同轴固定套装到触笔本体上;限位管靠近触针的端部沿限位管的轴向开设有第一观察槽,第一观察槽一直延伸至弹性胶套处。
进一步:所述限位管开设第一观察槽的区域的横截面呈半圆环形。
进一步:所述限位管靠近触针的端部沿限位管的轴向还开设有第二观察槽。
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该触笔头结构主要在于在现有的触笔本体上加装了限位管,并利用限位管对触针伸入皮肤切口的深度进行限制,以防止触针过深伸入皮肤以避免过渡灼伤性治疗,利于医生操作,保障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管在触笔本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管在触笔本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管安装在触笔本体上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皮肤科电离子治疗仪触笔头结构,包括触笔本体1以及可拆卸安装在触笔本体1上的限位管4。本方案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利用物理阻挡的结构直接对触笔本体1上的触针3在工作时进行位置限制,以避免触针3插入皮肤组织过深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以便于医生掌握触针3的深度。
限位管4就是为上述思路而设计加装的。目前的触笔头结构,头部安装的触针3与触笔采用的是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提高电离子在治疗时的整流效果,因此,不便于针对触针3与触笔本体1的连接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但是采用限位管4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县人民医院,未经丰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0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材板料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警用交通巡逻执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