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0410.7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丁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奇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A01G13/02;A01G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2105 辽宁省朝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沙 造林 营养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包括壳体一、活动轴、隔板、壳体二、水漏、海绵、水管、保护盖和植物生长灯,所述壳体一的两侧皆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皆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隔板的正面设有通口,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底部贯穿设有镂空网。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口使得容器的底部可以放置荒漠地区的土壤,通过水管与漏口配合使用,可以将水灌入容器内部,对幼苗进行灌溉,同时通过海绵吸收水分,保证容器内部的湿润度,便于幼苗生长,通过通孔可以使得水分渗透进荒漠化的土壤内部,从而对幼苗的根部进行吸引,便于幼苗在荒漠化地区扎根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沙造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退化的土地进行治沙造林活动,用以恢复生态,但是在荒漠化地区进行造林活动较为困难,幼苗不易生存,因此需要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来辅助幼苗存活,以求达到治沙造林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
1、现有的治沙造林营养容器不能很好的使幼苗存活,营养容器多为在正常环境下对树苗进行培育促长,然后将培育的树苗移植到荒漠化地区,在正常环境下培育生长的树苗不容易适应荒漠化地区的恶劣环境,很容易枯死,不仅治沙造林效果差,幼苗枯死还容易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使用较为不便;
2、现有的治沙造林营养容器保护性较差,在荒漠化地区培育幼苗,需要对恶劣的环境进行防护,在风沙影响下容易使幼苗损伤,但对幼苗进行室内培育容易影响幼苗生长效果,且不能使幼苗适应荒漠地区的环境,使用较为不便;
3、现有的治沙造林营养容器不适用于土质较软的荒漠化地区,由于土质较软,很容易将容器吞入地下深处,不利于容器对幼苗的培育,且容易造成容易丢失,且时间过长容易对土地造成污染,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沙造林营养容器,包括壳体一、活动轴、隔板、壳体二、水漏、海绵、水管、保护盖和植物生长灯,所述壳体一的两侧皆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壳体一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皆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隔板的正面设有通口,所述隔板的顶部设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底部贯穿设有镂空网,所述壳体二的顶部设有支撑架,所述壳体二的两侧皆设有安装架,所述支撑架的正面设有水漏,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海绵,所述壳体二的上方设有水管,且水管安装于壳体一的内部,所述水管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漏口,所述壳体一的顶部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两侧皆贯穿设有渗水口,且渗水口的顶部包裹有纱布,所述保护盖的底部设有植物生长灯。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的底部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正面设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水漏的顶部与底部皆设有料口。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一端贯穿壳体一的一侧延伸于外设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顶部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治沙造林营养容器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奇,未经丁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0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锅炉热力系统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卷烟包装机静电消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