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锋衣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0081.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8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澳森制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C3/00 | 分类号: | A42C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司楠 |
地址: | 071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锋 衣帽耳 缝制 外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锋衣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冲锋衣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装置,包括翻边机构,关键在于:所述外翻装置还包括帽耳固定架,翻边机构包括设置在帽耳固定架一侧的主动杆、以及设置在帽耳固定架另一侧的从动杆,帽耳的开口端与帽耳固定架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且帽耳的开口朝向主动杆方向,主动杆和从动杆同轴设置且都具有朝向或远离帽耳固定架的移动自由度,主动杆靠近帽耳固定架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负压吸附口。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锋衣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冲锋衣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装置。
背景技术
冲锋衣因为具有防风、防水的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冲锋衣的帽子上带有帽耳,当使用者将帽子戴到头上后,将左右两个帽耳连接,可以有效防止帽子从头上滑脱。帽耳是由两块布料缝制形成的,目前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过程都是通过人工手动实现的,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锋衣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外翻耳帽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锋衣帽耳缝制后的外翻装置,包括翻边机构,关键在于:所述外翻装置还包括帽耳固定架,翻边机构包括设置在帽耳固定架一侧的主动杆、以及设置在帽耳固定架另一侧的从动杆,帽耳的开口端与帽耳固定架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且帽耳的开口朝向主动杆方向,主动杆和从动杆同轴设置且都具有朝向或远离帽耳固定架的移动自由度,主动杆靠近帽耳固定架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负压吸附口。
在从动杆靠近帽耳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具有收放自由度的膨胀支撑机构。
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都是锥形结构且直径由靠近帽耳固定架的一端向另一端线性增大。
所述主动杆的最大直径是帽耳宽度的1/3-2/3。
所述外翻装置还包括转盘,转盘的轴线与主动杆的轴线平行,帽耳固定架固定在转盘的外圆周面上且所有的帽耳固定架沿转盘的外圆周面均匀排列。
所述帽耳固定架包括与转盘外圆周面固定连接的环形定位板、以及固定在环形定位板朝向从动杆的端面上的一组弹性夹,帽耳的开口端与弹性夹形成为可拆卸式连接,主动杆和从动杆都与环形定位板的中空结构同轴设置。
所述外翻装置还包括底座,主动杆和从动杆都架设在底座上,帽耳固定架设置在底座上方。
所述外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从动杆下方的接料盒、设置在接料盒上方且具有升降自由度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与下挡板拼接形成为帽耳与从动杆分离的脱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将帽耳的开口端固定到帽耳固定架上并使帽耳的开口朝向主动杆;然后使主动杆向帽耳固定架方向移动并插入到帽耳内部,直至主动杆与帽耳的封闭端接触;然后使从动杆向帽耳固定架方向移动,直至从动杆与帽耳的封闭端接触;然后使主动杆负压吸附住帽耳的封闭端,使封闭端的宽度减小;然后主动杆回撤,从动杆与主动杆同步同向移动,将帽耳外翻,并使帽耳与帽耳固定架分离;然后主动杆停止负压吸附,从动杆回撤到初始位置,将帽耳与从动杆分离,然后再将待外翻的帽耳固定到帽耳固定架上等待下一次外翻即可。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帽耳与帽耳固定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帽耳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帽耳固定架,1-1、环形定位板,1-2、弹性夹,2、主动杆,3、从动杆,4、膨胀支撑机构,5、转盘,6、帽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澳森制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澳森制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0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