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胶烧结一体炉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9268.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峥;方松;徐洋;曹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费舍罗热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潘光亮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一体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胶烧结一体炉用加热装置,包括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加热环、控制箱、底座、测温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支撑腿并通过支撑腿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方,所述控制箱位于底座的亲的断面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表面,所述加热环环绕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壁设置并固定在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壁上,且底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在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顶端内壁上且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的输入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胶烧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排胶烧结一体炉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排胶工艺原理是在低温(150℃-500℃)和保护气氛下,使黏结剂(如PW、CW、PP、 PE等)蒸发或者热分解生成气体小分子(如甲醛、乙烯、苯乙烯等),气体小分子通过扩散或渗透方式传输到成形坯表面,然后黏结剂分解气体脱离成形坯表面进入外部气氛,完成排胶脱黏工作;烧结工艺原理是注射成形坯经过脱黏后是一个多孔体,在高温(1100℃-1500℃)下,使因脱黏后留下的空隙各向同性均匀收缩,达到致密化和化学成分均匀性程度。
现有的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用加热装置存在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会造成生产的产品性状不稳定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由于加热过程中温度控制相对不稳定容易造成排胶不完全的情况对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胶烧结一体炉用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胶烧结一体炉用加热装置,包括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加热环、控制箱、底座、测温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支撑腿并通过支撑腿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方,所述控制箱位于底座的亲的断面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且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位于底座的上方且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表面,所述加热环环绕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壁设置并固定在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壁上,且底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部上方并固定连接在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顶端内壁上且通过导线连接控制箱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壁部关于加热环的外侧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关于加热环的内侧设置金属散热板且金属散热板的内壁上设置多个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环的由多个加热管环绕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内壁设置并在上端通过环形加热管相互连接,加热环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加热管并通过给横向加热管连接控制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和调节按钮并在内部设置PLC控制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温组件的连接导线位于整个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顶部上端且设置有蜂鸣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1内壁关于加热环的内部设置金属散热板可以使得加热环产生的热量可以均匀的散布到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的炉腔中,使得产品的生产更加稳定,同时通过控制器与测温组件的配合可以对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中的温度进行控制方便排胶作业的温度恐吓之从而促进更快速高效的排胶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排胶烧结一体机用加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排胶烧结一体机用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排胶烧结一体炉本体1、金属散热板10、隔热保温层11、加热环2、加热管20、横向加热管21、控制箱3、底座4、测温组件5、蜂鸣报警器5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费舍罗热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费舍罗热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9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