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8039.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媛;王偲;吴清榕;曾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0K37/00;B60R13/02;B60R7/06;B60R11/02;B60H1/34;B60N3/02;B60Q3/10;B60Q3/7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客车 新型 仪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包括主仪表台与副仪表台,主仪表台驾驶位设有仪表罩底框及装设在仪表罩底框上的仪表罩面板,主仪表台的中部从上到下依次的装设有大屏安装面板、换挡杆面板和中控面板,仪表罩底框、仪表罩面板、大屏安装面板、换挡杆面板以及中控面板均为独立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仪表台上,主仪表台的中部向右侧延伸地设有弧形内凹导向区,副仪表台安装在主仪表台的左侧。本实用新型在仪表台上增加了更多面板且没有占用过多的空间,每个面板可单独更换而不影响其它面板上所属电器的使用,增强了仪表台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在仪表台上增加了装饰物,提高了仪表台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
背景技术
客车仪表台是客车驾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乘车中目光聚集最多的地方,它承载着上车乘客对客车内饰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关系着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操作便利性、乘客上车通过性、内部元件的可检修性以及除霜范围等,而且还关乎着客车司机日常驾驶中舒适性和便利性。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210390782U公开了一种轻便型客车仪表台,包括安装台面、侧护罩台面及翻边台面,安装台面左侧设有显示面板罩,显示面板罩后端隆起,前端具有中央凹部,设在中央凹部两侧向上延伸的侧伸部,安装台面上部的监视器窗口罩,以及安装台面右侧向下的检修面板。上述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法较好的利用客车仪表台的空间布局,难以实现安装更多电器的可能性,且仪表台的面板与仪表台为一体结构,无法单独更换,整体也过于单调,美观性较弱。因此,我们提供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仪表台不能安装更多电器,面板与主仪表台为一体,无法单独更换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客车的新型仪表台,包括主仪表台与副仪表台,所述主仪表台驾驶位设有仪表罩底框及装设在仪表罩底框上的仪表罩面板,所述主仪表台的中部从上到下依次的装设有大屏安装面板、换挡杆面板和中控面板,所述仪表罩底框、所述仪表罩面板、所述大屏安装面板、所述换挡杆面板以及所述中控面板均为独立件,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仪表台上,所述主仪表台的中部向右侧延伸地设有弧形内凹导向区,所述副仪表台安装在主仪表台的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内凹导向区包括有沿弧形设置的检修盖,所述检修盖的顶部设有用于开合的内凹式隐藏把手;所述检修盖外侧装设有上车扶手,所述上车扶手从检修盖最右侧底端向上沿弧形内凹导向区顶端延伸至主仪表台中部。
更一步地,所述弧形内凹导向区顶部设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包括储物箱盖板及设于储物箱盖板上的内凹式开关把手;所述储物箱盖板上设有氛围灯凹槽,所述氛围灯凹槽从储物箱盖板围绕主仪表台的造型与弧线围绕到仪表罩底框,所述氛围灯凹槽内装设有装饰亮条。
更一步地,所述副仪表台与主仪表台连接处设有窗下饰板,所述窗下饰板通过限位卡槽固定在主仪表台左侧。
更一步地,所述副仪表台上设有主沉台与副沉台,所述主沉台上安装有内凹式的手机盒,所述手机盒的后侧设有内凹式的杯托;所述副沉台的后侧设有内凹式的储物盒,所述副沉台的下部向车身外侧局部内凹。
更一步地,所述主仪表台驾驶位的下部设有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装设有下封板。
更一步地,所述主仪表台的前端还设有多个除霜风口,所述除霜风口横向的排列在主仪表台前端。
更一步地,所述主仪表台的中控面板上设计有两个储物盒,每个储物盒的上部都设有一个单锭播放器的安装孔,表面均设有盖板,且两个储物盒盖板的尺寸一致。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8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