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5485.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9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路;陈江;刘佳;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晟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5/24;B63B7/08;B32B27/30;B32B27/06;B32B3/12;B32B3/26;B32B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复合 结构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包括船体、甲板、桅杆、水下推进器、电池、控制系统,在船体顶面固装甲板,在甲板的顶面固装桅杆,在桅杆的顶部安装控制系统,所述水下推进器安装在船尾,所述船体采用蜂窝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无人船的船舷和船底即可提供较大的浮力,组成纺锤状的船体外形后,船体具备了劈浪性能,且外形更接近于硬体船,具备了硬体船的航行性能。放气拆除龙骨后船体柔软可以折叠存储或者运输,占用空间少,便携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船领域,尤其是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船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硬体船,一类是充气软体船。
硬体船的优点是:迎水阻力小,外观优美。硬体船按材料分为玻璃钢船、铝合金船、ABS塑料船。玻璃钢船体需要模具制作后才能生产,并且生产过程高污染,制作后需要抛光后期处理才能实现表面光滑,而船舱内很难做到平整光滑,加装设备需要另外粘合固定块,整体精度较低。铝合金船体成本高,加工焊接难度大,而且重量大,使用磨损和撞击后很难钣金还原。一些特定外形必须使用冲压模具、数控加工才能制成。ABS塑料船体需要制作注塑模具批量生产,尺寸和功能固定,如遇到个性化定制功能,就很难进行加工改造。另外所有的硬体船的抗沉性能都较差,如果船体水线以下出现漏点,将造成整个无人船的进水甚至沉没。以上材质的船壳本身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大,本身不能提供浮力。
充气软体船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浮力大,船型稳定性高,适合个性化定制,放气后便于携带。可以制作多气室分隔结构,分散了漏气风险,防止船体刺破漏气后丧失全部浮力沉没。但缺点是:1、船体柔软,在水中推进时船体会变形造成迎水面增大,对应航行阻力变大,制约了船速的提高和续航时间;2、大部分充气软体船都是浮筒圆筒结构提供主体浮力,底面为平面拉丝软底或拉丝硬底,多数只适合平静的内河内湖水域或者近海使用,在风浪较大的水域不能劈浪提升航行稳定性和航行效率;3、浮筒充气船船型大部分类似,外观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融合具备硬体船、充气软体船的优点且弥补了两类船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蜂窝复合结构无人船,包括船体1、甲板2、桅杆4、水下推进器6、电池9、控制系统3,在船体1顶面固装甲板2,在甲板2的顶面固装桅杆4,在桅杆4的顶部安装控制系统3,所述水下推进器6安装在船尾,所述船体1采用蜂窝复合结构,所述的蜂窝复合结构采用PVC软体材料制成,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PVC第一面层11、PVC第一胶层12、PVC蜂窝支撑结构13、PVC第二胶层15、PVC第二面层16,在PVC蜂窝支撑结构13上制有充气导气孔14,PVC第一面层11与PVC第二面层16使船体1形成纺锤状。
而且,所述的PVC第一面层11与PVC第二面层16的厚度均为0.9-1.2mm。
而且,所述的PVC蜂窝支撑结构13单孔壁厚0.5-0.9毫米。
而且,所述的PVC蜂窝支撑结构13的厚度为8-12cm。
而且,船体1的船底板1-1及两侧船舷1-2分别为独立结构。
而且,在船体1船底板1-1的尾端中部制有开口,在开口处通过可竖向伸缩的支架5安装水质检测探头和/或声呐探头。
而且,在船体1船底板1-1的尾端中部制有开口,在开口处安装有固体颗粒抛洒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无人船的船舷和船底采用PVC软体材料制成的蜂窝复合结构,可提供较大的浮力,组成纺锤状的船体外形后,船体具备了劈浪性能,且外形更接近于硬体船,具备了硬体船的航行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晟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晟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5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