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53334.7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岳开;高宏力;郭亮;由志超;吴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H05B45/10;H05B47/165;H05B47/19;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李姗姗 |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编程 角度 光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包括编程模块、频闪照明模块以及LED模组,编程模块包括边缘计算硬件、蓝牙发送模块两部分,频闪照明模块包括直流电源、供电模块、频闪信号接收与解码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硬件体积小,使用更便捷;有利于更高功率、更多LED灯珠的布置和稳定供电,效率更高;提高了频闪照明系统的光强分布均一性,并能适配图像堆叠技术,实现不同角度分区频闪,避免因为待测零件结构导致的遮挡阴影以及亮斑对状态监测系统的影响,应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受到待加工零部件复杂结构特性影响,实际纹理采集过程可能被遮挡、阴影、光强分布不均匀问题严重影响;高质量的铣削纹理采集与测量需要工业光源设计满足工业检测环境中,对工件镜面反射亮斑、哑光、光强分布不均问题,以及复杂零部件潜在的阴影、遮挡影响等问题的发现。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完全解决以上所述涉及所有问题的照明方法与光源装置。
现有公开的照明系统以及光源系统提出的FPGA可编程照明系统能够变角度、照明孔径的改变体式角等成像参数,但存在的缺陷为FPGA逻辑门程序设计复杂,且作为工业光源控制器,硬件体积过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工业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工业检测过程中,存在对工件镜面反射亮斑、哑光、光强分布不均问题,以及复杂零部件潜在的阴影、遮挡影响等问题的无法有效发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包括编程模块、频闪照明模块以及LED模组;
所述编程模块包括边缘计算硬件、蓝牙发送模块两部分;
所述频闪照明模块包括直流电源、供电模块、频闪信号接收与解码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Type-C接口、稳压模块、快充协议芯片;所述频闪信号接收与解码模块包括蓝牙接收、解码模块、LED控制器;
所述边缘计算硬件通过串口与蓝牙发送模块连接,通过蓝牙发送模块与频闪照明模块的蓝牙接收连接传送信号;所述直流电源通过Type-C接口连接与供电模块实现连接;所述频闪照明模块的供电模块、频闪信号接收与解码模块连接LED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LED模组为经过光路模拟优化灯珠布置的频闪LED照明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计算硬件设计了基于图形化GUI设计的软件交互接口,能够实现光源的分区频闪照明程序快速设置;蓝牙发送模块将编码后的照明程序以二进制序列模式发送给频闪照明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编程模块的设置方式为由长序列二进制码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快充协议芯片为USB-PD快充协议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解码模块为二进制解码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二进制的序列包含三个控制文:频闪PWM波设置、角度为α的LED灯珠控制以及角度为β的LED灯珠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二进制码,0、1值表示了LED灯珠是否开启,或者频闪PWM波的频率、占空比设置;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变角度光源系统,避免使用复杂的FPGA逻辑门程序,基于开源硬件Arduino的阵列LED分区频闪照明控制在结构设计上更为简洁,硬件体积小,使用更便捷;更适用于立铣加工过程的在线纹理采集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3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维皮肤表皮细胞培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