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牡蛎实验室暂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9780.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0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霞;何苹萍;韦嫔媛;官俊良;张兴志;张立;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蛎 实验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蛎实验室暂养装置,包括暂养桶、投料缸、饲养筐、氧气泵、水质检测仪和造浪泵;所述的暂养桶的底部为漏斗形,下端设置有支撑脚,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排废管;所述的投料缸的形状为长方体,设置在暂养桶的上方;所述的投料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饵料投放区,另一部分为过滤区;本实用新型在暂养牡蛎时,能对暂养装置内的水体进行过滤和消毒、制造水流令暂养桶各水层的水流均匀不会出现死水区,还能对装置内的水体的水质进行检测,为牡蛎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养殖实验器材领域,是一种牡蛎实验室暂养装置。
背景技术
牡蛎,属软体动物门,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不仅具有食用价值,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牡蛎养殖于自然海域,而当将牡蛎转移到实验室暂养时,环境饲养无论是酸碱度、硬度、溶氧量等化学因素还是光照、温度、压强等物理因素,均与自然环境有较大差异,生存环境的改变会让牡蛎的生物活力和敏感度不在同一水平。因此,实验前需要将牡蛎在实验室暂养一段时间,使其适应实验室环境,让牡蛎的生物活力和敏感度保持一致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提高相关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实验室暂养是牡蛎相关实验必不可少的一步。
目前,在对牡蛎进行的实验室暂养的过程中,往往设施简陋,饲养设备为独立的塑料桶、周转箱或玻璃缸,然后注入海水晶配制的海水并使用氧气泵充氧。此种暂养设施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净化水质,并且有机悬浮物大面积分布水体,需要频繁大量换水,容易引起牡蛎的应激反应;2.水中含对牡蛎有害的细菌,没办法及时灭杀;3.牡蛎是固着生物,水体搅动不充分,会导致溶氧量不足和饵料沉淀,不利于其呼吸和摄食;4.没有专门的水质监测装置,不能实时了解水质情况,容易导致暂养的牡蛎莫名其妙地大量死亡。因此,需要一种针对牡蛎使用的实验室暂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使用的牡蛎暂养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牡蛎实验室暂养装置,能对暂养装置内的水体进行过滤和消毒、制造水流令暂养桶各水层的水流均匀不会出现死水区,还能对装置内的水体的水质进行检测,为牡蛎提供一个适合其生存的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牡蛎实验室暂养装置,包括暂养桶、投料缸、饲养筐、氧气泵、水质检测仪和造浪泵;
所述的暂养桶的底部为漏斗形,下端设置有支撑脚,底面的中部设置有排废管,排废管上设置有手动开关;暂养桶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方便牡蛎表面脱落物、排泄废物和残余饵料的沉降后聚集;
所述的投料缸的形状为长方体,设置在暂养桶的上方;所述的投料缸通过隔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饵料投放区,另一部分为过滤区;所述的饵料投放区底部设置有水藻灯,底面还设置有投料管;所述的投料管的下端延伸至暂养桶内,中部设置有定时开关Ⅰ;所述的过滤区分为蛋白质分离区、粗过滤区、沙滤区、生物过滤区和蓄水区,相邻的区域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的蛋白质分离区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蛋白分离器,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下端穿过蛋白质分离区的底面并向下延伸至暂养桶的底部,中部设置有定时开关Ⅱ,下端口处设置有潜水泵;所述的粗过滤区设置有过滤棉;所述的沙滤区设置有细沙;所述的生物过滤区设置有滤材;所述的蓄水区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侧壁上贴有黑色不透明防水背景纸,底面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延伸至暂养桶内,中部设置有冷暖水机;
暂养桶内的海水通过潜水泵进入过滤区,并依次通过蛋白质分离区、粗过滤区、沙滤区、生物过滤区和蓄水区,完成水体的过滤和消毒,最后通过冷暖水机调节水温后,经由出水管回到暂养桶内,可实现暂养装置内水体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换水次数,避免牡蛎发生应激反应;饵料投放区和过滤区还设置有定时开关,可定时开启和关闭,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所述的饲养筐为长方体塑料周转筐,设置在暂养桶的中部,从下往上依次叠放;
所述的氧气泵还包括气石,氧气泵设置在暂养桶的外侧,气石设置在暂养桶下端的中部,气石与氧气泵通过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9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民建施工喷涂抹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配电柜